生存艰难!中关村一众创空间每月卖不出30杯咖啡

jopen 8年前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生存艰难!中关村一众创空间每月卖不出30杯咖啡"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41713ec615d62b8236a14f15907881fb.jpg" /></p>    <p>“直到上个月把所有的工位都租出去,我们的收支才持平。之前一个月就亏损 50 万元!”北京中关村一家众创空间的运营者雷鹏忧心忡忡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创业者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政府的补贴我们没拿到,投资收益也需要周期。”</p>    <p>上周一个阳光明媚的工作日下午,这家众创空间的休闲厅显得愈发空旷,只有一个顾客在使用着电脑。这家众创空间成立两年,共孵化出 60 家企业,它位于某写字楼的高层,人气不旺,一个月连 30 杯咖啡都卖不出去。</p>    <p>距离这家众创空间约 300 米的地方,就是创业的地标——中关村创业大街,这条大街被誉为中国众创空间最密集的地方。目前,全国众创空间已达 4298 家。部分单打独斗的众创空间面临着经营困难等问题,行业或迎来洗牌。</p>    <p><strong>设想的三种收益为何都不乐观</strong></p>    <p>两年前,“双创”浪潮兴起,作为创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飘着咖啡香并带有配套服务的众创空间受到热捧。也正是在那时,中国海淀图书城转身为中关村创业大街,聚集了天使汇、3W 咖啡、飞马旅、36 氪等多家众创空间。</p>    <p>在中关村做 IT 起家的雷鹏也想进入这个行业,带着一丝情怀和对收益乐观的预期,他租下了上文所提到的场地,想开一家类似 WeWork 的众创空间,房租每年 600 万元。</p>    <p>雷鹏回忆:“那时候想的是三种收益,一是创业者可以带来稳定的租金,二是可以拿到政府的补贴,三是以房租入股到创业公司中去,伴随创业公司发展在未来赚取收益。”</p>    <p>可是残酷的现实是,他原本设想的三种收益每一种都不乐观。第一,房租收益面临创业者需求不足的情况。在该众创空间刚营业的时候,因为房租优惠,入驻率曾达到 60%。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入驻率直线下滑,固定开支却一点儿都不减少,导致每个月都要亏损 50 万元。</p>    <p>为了吸引创业者,该众创空间的员工曾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发传单吸引创业者。但是与创业大街上更有名气的众创空间相比,该众创空间的吸引力不足,只能以1~3 个月免费租金吸引创业者入驻。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家入驻的创业公司倒闭了,迄今还欠着租金。</p>    <p>第二,获取政府补贴失败。开业后,雷鹏曾收到通知可以申请北京市海淀区对众创空间的政府补贴,与 60 家空间竞争。他立马着手申请,一个月内每天加班到晚 11 点,申请书写了足足有 10 公分厚,内容包括优秀毕业企业名单、融资情况、孵化服务内容、活动照片、与其他单位的战略合作情况、媒体报道情况等。</p>    <p>但由于经验不足,该众创空间很少保存资料,雷鹏清晰地记得,申请材料里只有 5 张活动照片。这与知名众创空间热闹的活动和规范的管理相比,显得实在寒酸。</p>    <p>等了 3 个月,雷鹏得到了申请政府补贴失败的消息。不过,雷鹏说:“即便拿到了,申请成功的 20 家空间分享 1500 万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这种申请办法会使得‘强者恒强,弱者愈弱’。”</p>    <p>第三,难以获得投资收益。雷鹏分析,因为投资风险太大了,根据工商总局的数据,2016 年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 1.51 万户,很难在这么多企业中“投得准”。再加上投资企业并不像炒股可以每天交易,资金回报时间很长,“大部分民营背景的众创空间根本熬不住”。</p>    <p><strong>市场越成熟,众创空间作用越小?</strong></p>    <p>除去预想的收益拿不到,运营一家众创空间让雷鹏还有很多“想不到”。</p>    <p>他原本设想,众创空间可以担当中介的作用,帮助企业拿融资,还能从中抽成赚取利润。但现实情况是,伴随着中国的孵化机构越来越成熟,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在网站上都有联系方式和介绍,找到投资人并不是难事。这和没兴起创业浪潮时,创业者难以找到投资人的情况已是天壤之别。</p>    <p>雷鹏说:“投资人是非常精明和成熟的,好的项目抢着投,不好的项目无论是否有众创空间介绍和推荐都不会投。”</p>    <p>他还设想,众创空间之间的企业可以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创业公司运营起来后,不仅忙而且独立,他们注重保护隐私和建立竞争壁垒。两年来,该众创空间入驻公司之间的合作“几乎为零”。</p>    <p>雷鹏设置过一个反馈机制,每周都邀请入驻创业公司填写自己的“需求”,但是收上来的答案都是“暂无”。他甚至怀疑“这些公司是不是本身不需要服务”。</p>    <p>他曾设想,丰富的活动可以增添众创空间的人气。但实际情况是,虽然每个月都有 15 场左右的活动,可中关村类似的活动太多了,创业者兴趣不大。他们和一些机构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也流于形式,实际的合作很少。</p>    <p>运营两年来,该众创空间的运营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无论做什么努力似乎都没用。雷鹏无奈地说,如果位置好一点,卖咖啡也能赚些钱。目前,该众创空间正在寻求与某大型国企合作。</p>    <p>这或许是一家众创空间的个案,但是伴随着创业浪潮兴起,创投市场更为成熟和开放,作为弥补早期孵化难题的众创空间,如今能发挥的作用变小了,且同质化严重。</p>    <p><strong>好的众创空间都要有“靠山”吗?</strong></p>    <p>众创空间的租金一般比写字楼、民宅更贵。以该众创空间为例,同一个写字楼的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 7 元,而众创空间按照工位计算,一个工位一个月 1500 元。换算后,该众创空间的租金是写字楼的一倍。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p>    <p>事实上,创业者多付出的价格所购买的正是众创空间能提供的帮助,这考验着众创空间运营者的能力,以及众创空间背后的机构。</p>    <p>记者发现,众创空间经历爆发式发展之后,愈发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化效应明显,一些众创空间品牌开始在全国撒网。“3W Coffice”刚刚在武汉市洪山区开设的众创空间是其在全国 10 个城市中开设的第 14 家 3W 众创空间。“洪泰创新空间”目前已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布局近 30 家创新空间。“36 氪”的氪空间目前在全国拥有 30 座社区,最新统计的管理面积已达 14.8 万平方米。</p>    <p>此外,目前市场上评价较好、人气较旺的众创空间,背后都是有“靠山”的。正如,“联想之星”背后有柳传志坐镇、“36 氪”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soho3Q”建立在“soho 中国”拥有的强大地产资源之上、“京东智能”拥有良好的销售推广渠道。</p>    <p>这对于单打独斗的众创空间来说压力非常大。有一些朋友曾私下问雷鹏,自己要不要做众创空间,希望以此赚取政府的补贴,也分享众创空间发展的红利。</p>    <p>“别进来了,现在还进来做什么呢?”雷鹏回答。</p>    <p>(根据采访对象要求,不透露该众创空间名称)</p>    <p>来自: 中村在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