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结合失败经验 这类创业者最受追捧
jopen 8年前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李开复:结合失败经验 这类创业者最受追捧"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ab6d51ccc88a9fe3a828d90c4160d4d8.jpg" /></p> <p><strong>赢得投资人的尊重与信任</strong></p> <p>做投资以来,我学到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创业者的素质很大程度是与生俱来的,不见得真是哪天才决定的。每一个人心里大概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创业。</p> <p>也曾经有不少人问我:李老师,你帮我分析一下,我是应该创业呢,还是应该就业?我要不要出国回来再开始?我每次都不太忍心回答,因为如果你还要问的话,那就不要创业。那些真正成功概率最高的人是不需要问这些问题的。</p> <p><strong>但更令人担心的问题往往是这几个方面:</strong></p> <p><strong>(1)把自己的需求当成共性需求。</strong>创业者常常会陷入一个挑战,就是把自己的感情和需求灌注在某种产业或方向上,认为自己的需求一定具有代表性,能够突破一些困难。这种感情流露最常见的就是父母亲,想着如何帮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很多创业失败的案例就发生在0-3 岁孩子的父母身上。</p> <p>所以我建议,所有0-3 岁孩子的父母如果想创业,一定先审视一下自己的需求是不是有足够的人群。有时候做一件事情要顺势而为,逆势而为对创业挑战很大。</p> <p><strong>(2)把事情讲的太远、太宏伟。</strong>整个 VC 行业的投资其实并不是一次到位的,VC 希望创业者能够描述一个阶段性的目标,然后给创业者足够的资金达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通常是一年到一年半之内,好处就是估值可以不断成长,投资人可以不断介入,企业可以一轮一轮获得融资。这是人类过去 100 年经过很多智慧累计的融资方式。当然也有缺点,可能会让人更短视,只看 18 个月,但是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模式存在。</p> <p>所以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接受这个游戏规则,不要把什么事讲得太远、太宏伟,让投资人不知道钱进去会发生什么。如果创业者可以把业务切分成 18 个月一个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投资人更能接受这种符合游戏规则的企业。</p> <p><strong>(3)挥金如土,言行不一。</strong>负责任的投资人会看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说的每一句话,了解你的公司文化。你跟大家说什么是空口无凭的,你把公司的价值观印在卡片上也没有什么用,你把大家抓来骂一顿说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那也是没用的,你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才最重要。</p> <p>创新工场刚开始的时候,员工出差、包括我个人都是住普通的酒店,不是说我不可以住好一点的酒店、坐头等舱,但这些事情可能会传递出一个信息:你拿公司的钱挥霍。大家会觉得你嘴里讲的文化是骗人的。</p> <p>就算我拿自己的钱挥霍,大家也认为:好吧,他不浪费公司的钱,但心里不是真正的创业者,没有打算跟我们同甘苦,共患难。作为创业者,你的习惯在公司里的影响非常重大。</p> <p>所以创业者千万不要被这些多余的钱,追求你们的 VC 冲昏头脑,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是在炒钱的时候创业成功的,达到一定阶段推广是可以的,但到这个阶段之前,你的公司一定要是非常勤俭的公司,花每一块钱都像花自己的钱一样。</p> <p><strong>了解自己的能力圈</strong></p> <p>除了这些基本的事情,早期我们做投资的时候还发现,中国的创始人更不愿意让出 CEO 一职。所以我们会尽量挑选有潜力成为 CEO 的创始人,而不会投资一个并不胜任但一定要做 CEO 的创业者,即便这个项目非常好。所谓胜任,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标准。</p> <p><strong>(1)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strong>我觉得最好是创始人要有很强的自觉,并能够承担 CEO 的角色——无论是一直承担,还是中间需要一个过渡期。另一种方式是搭配一位有能力的 COO,非死book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Mark Zuckerberg 没有办法掌控一切,于是将部分 CEO 工作分出来,由 Sheryl Sandberg 承担。成熟的 COO 能够与年轻创始人互补。</p> <p><strong>(2)要让创业团队有默契和信任。</strong>说起来很简单,创新工场在早期曾经撮合过创业者,做一做才发现,他们之间价值观,彼此认知可能有巨大的差异。对于股权分配、价值观、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都会有很多的分歧。所以我们作为投资人,更喜欢投资那些,要么一个老大特别强大,他说了算,要么两三个人一起做,认识十年八年彼此信任,这些成功率都很高。</p> <p><strong>(3)必须警惕墨菲定律。</strong>创业过程中,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肯定会发生,而且会比你想象中的严重。这不是我批评创业者,因为创业是一种极致的环境,当你把人放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一定会爆发。就像 Life of Pi 一样,你把人放到海里去,不给吃,和老虎生存在一起,那么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就会发散。创业就像这样的过程。</p> <p>如果你本身或合作伙伴有任何瑕疵,让你有任何担心,我保证在未来的五年,这个事情会造成问题。所以你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比如你觉得这个人有点虚荣,整天说大话,会不会以后不做事,不用问了,答案是会;或者说这个人,虽然他的商业计划做的很漂亮,但是很虚啊,以后执行力会不会欠缺,肯定会;比如对方不好相处,会不会有点冷冰冰的,会不会自私,会不会合作出问题,不用问了,一定会。</p> <p><strong>(4)一定要有执行力。</strong>在一个智商 120,有很棒的执行力,和一个智商 170,但是执行力一般的人,我们宁愿投资智商 120 的这位。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执行力往往意味着,你愿意从产品、技术、客服、运营,参与到每个环节中。比如,我们见到大部分 CEO 都喜欢做客服,这就是执行力的最好的见证。你有没有爱你的产品爱到你上网去回答用户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p> <p>我们看中执行力的另外一点原因就是:很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特别聪明的人往往会有很多点子,点子太多了对创业好吗?其实是不好的,如果你去参加一个大公司做他的首席战略官,点子多了好。但创业者点子多了就完蛋了,因为创业的时候,你的思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每天进来一个新点子,什么都做,最后什么都做不出来。</p> <p>创业的公司要在每一个阶段,能够专注力量去执行,达到一些里程碑,让下一步有人愿意付钱给他。所以不专注、不够有执行力的话,怎么能够有下一步投资。</p> <p><strong>快速找到垄断模式</strong></p> <p>在当下,创业特别重要的就是,怎么样能做成一个小垄断,然后找到一个成长的模式,让它非常有效地成为一个中垄断,成为一个大垄断。</p> <p>过去我们可能会认为垄断者不好,垄断者不创新,还霸占了市场,抬高价钱等等。但是其实这是对过去的世界有一种理解,可能在运营商时代、在服务器时代是这么回事的。</p> <p>但是我们今天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你们可以想象,微信如果只能在武汉使用,支付宝只能在杭州使用吗,这个产品会有多困难?互联网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是不分地地域的一个最大的网,它连接了资源提供方和资源享用方。</p> <p>在这个环节里面,第一名跟第二名估值的差别不是 50%,100%,可能是二十倍跟三十倍。也就是说成为垄断平台者的价值会是第二名的几十倍,甚至可能都没有第二名存在。而你作为垄断者的成功,是可以在一段时间里,为平台两端产生巨大的价值,同时,在这一段时间,也可以给自己产生最大的利益。</p> <p>而且,中国的创业者成为垄断者的机会要远大于美国,我们传统企业的品牌没有那么强势,这点有很多人不见得会同意,但是事实如此。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说在美国,就有很多伟大的百年老店,比如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他们本身品牌很强大,所以今日头条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打进这样的市场,传统的力量可能会强大到创新难以打破。</p> <p>但在国内,没有大山挡着你的创业。你真的可以从互联网做起,打造一个新的品牌出来。国内连一个特别棒的美甲公司、特别大的理发店品牌都不太有,这些每一个可能,都是创业打造新垄断品牌的机会。</p> <p><strong>不放弃下一次机会</strong></p> <p>记得在多年前,有个创业者来到我们办公室,我当时认为这个人很棒,但是这个产品不行。就跟他说这个项目不靠谱,不能做,不要做。然后他说我必须要做,你不投资我找别人投资,后来他就找了另外一个投资,我们的预测是正确的,他做了半年失败了。</p> <p>但是我们没有想到,当他把钱用完一半发现产品不对的时候,就转型做了另外的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因此错过这个机会。这个经历告诉我们,在初创的阶段,人最重要。</p> <p>这也影响了我此后投资的风格,绝不是说我给了你一百万,你最好赶快还我一百万,或者两百万,业界很多很好的投资人,他们的心态其实都跟我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明白,创业者把自己最珍贵的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投进去,只有5% 的可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成功。然后呢,其他 95% 可能就是全部洗牌重来。</p> <p>之后又有一个创业者,我们投资了他,做了一段时间后,有人答应两倍的价钱收购他,最后谈砸,项目也没做好,变成零倍。也就是说本来这个投资我们可以赚两倍的,后来因为他自己的种种错误,造成公司一文不值。</p> <p>然后他把公司关了以后,就跑到我办公室来,说:李老师,我对不起你,把你的钱都赔掉了,我真是要想尽办法偿还你。然后我就跟他说,这个不要在意,为什么不要在意呢?</p> <p>投资人不是投一百个公司,每个都希望都能得到两倍的回报。我们投资一百个公司,所有的回报可能是来自五个公司,这五个公司会给我们二十倍甚至两百倍的回报。这是我们早期 VC 所做的事情,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一百个公司里,不断地 push,把里面的五个能 push 到二十倍到两百倍的回报。这样五个公司不就把我们全部投资钱偿还了吗?如果得到 200 倍的回报,不就赚了十倍了吗?</p> <p>所以我想听的这句话是什么呢?是:李老师,我这次失败了,下次我还愿意拿你的钱。我们交了一百万的学费让他学,他这一次有5% 的可能成为独角兽,那下一次或许就是 10% 了。</p> <p>全世界最被 VC 追捧的一批人,就是这种我开创过一个公司,然后第二次、第三次再创业。第一,他证明了自己是不怕失败的,是下了决心愿意去做,甚至他的团队也还愿意跟随他的。第二,这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成功有成功的学习,失败有失败的学习,走过一次,第二次就好很多。</p> <p>因为无论那些创业导师,加速器、孵化器、VC,包括创新工场在内,有多牛,我们没有办法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创业者,他自己走过一遍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取代的。所以我们特别喜欢追捧这样的创业者,每个 VC 都一样的。</p> <p>这种思维反推创业者,还牵扯到什么是伟大企业的问题。传统思维是要做「百年老店」 ,可以一代代传下去,企业文化永远不变。但这种思维在高科技领域受到严重挑战。在这个领域,每一个伟大公司都有一段改变世界的时间,但此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公司。所以,创业者能把握住公司改变世界的那一刻就好。</p> <p>来自: 投资人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