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jopen 11年前

        不知有多少还记得,1999 年,时任金山软件总经理的雷军和市场部经理王峰掀起了一场“红色正版风暴”,将热门产品《金山词霸 2000》、《金山快译 2000》以 28 元的价格推向市场,带动了国内正版软件的降价风潮。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金山也正是在这样不断翻新的营销手段中逐渐奠定了国内家用软件中的领先地位。

        之所以想起这段往事,是因为最近讨论得很热烈的“互联网思维”。在很多人眼里,小米是“互联网思维”下典型的成功者。连万科总裁郁亮都在反思,是否能将小米模式应用于房地产行业,而实现“将房价下跌一半”的目标。

        但揭开披在其上的互联网新思维面纱,也许会发现,小米的成功无非就是另一场红色风暴而已——利用价格战冲击原有市场,利用时间差降低成本。只不过手段更巧妙,声势更大,效果更好。

        互联网从业者擅长创造概念,而且各种概念就像上网速度一样,在飞快地更替、升级换代。记得当初四大门户相当 红火的时候,Web 2.0 的概念横空出世,用户创造内容的模式让人眼前一亮,这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上的确是一次巨大的变化,也是对传统门户模式的一个创新。对于熟悉媒体运营的人来 说,用户创造内容并不算陌生:传统媒体最初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个平台,依靠读者投稿形成相互的信息交流。后来很多媒体反而抛弃了这种做法,编辑策划导向, 精英制造内容成为了主流模式。

        所有的创新都并非凭空而来。所谓互联网思维,也离不开传统行业的积淀,一味吹捧它,反而让很多优秀的传统企业无所适从,对自己的优势产生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认同大连万达总裁王健林的观点: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总结来说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互联网公司才具有的,很多公司都具有创新的思维,如果仅仅说互联网企业才是创新思维,那是对所有具备创新精神企业的一种抹杀。

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在 COS 官网上,“中国自主”格外注目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作为展示中国历代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符号。

        2014 年 1 月 15 日下午,当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李明树以激动的语气宣布正式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 COS (China Operating System)的时候,他显然也是希望在这个地方发布如此重要的一个产品,能够赋予这款智能操作系统更为重要的含义和地位。

        然而这位 48 岁的东北人根本不会想到,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发布会很快就引起轩然大波,将自己乃至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随着整个事件的不断发酵,人们对 COS 的聚焦点,也逐渐从是否高仿 Android 这样的技术争议,转移到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 HTC 是否存在幕后交易,以及是否滥用国家科研经费这样的社会话题上面,让 COS 研发风波充满了更多的争议点和关注度。

        1 月 27 日,电脑报刊发了《备受争议的自主研发智能系统》一文,指出尽管 COS 是否剽窃 Android 还存在技术争议,但是 COS 产品本身以及背后存在的种种疑点,的确让中科院宣称的“自主研发”显得底气不足,难以服众。

        在后续采访中,记者逐渐感到 COS 这个事情并不简单:最初爆料质疑 COS 是否自主研发的网友改口宣称 COS 肯定不是 Android 山寨版本,而且认为大家对 COS 存在太深误解;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上海联彤也强硬回击,COS 是一款真正自主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不存在任何模仿或者抄袭其他操作系统的可能性。

        那么,COS 跟 HTC 到底是什么关系?神秘低调的上海联彤又有着怎样的背景?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为何没有公布更多关于 COS 的技术细节,他们有怎样的顾虑?对于操作系统这样的 IT 产品来说,怎样才能叫做自主研发?

        ……

        最初爆料者态度大逆转:力挺 COS

        “我从没说过 COS 是一款 Android 高仿版本,大家对 COS 存在误解。”

        这是记者在 1 月 26 日联系上网友“921440435”之后,对方说的第一句话。

        此前的 1 月 22 日,网友“921440435”在百度显卡吧里发了一个帖子《国产 COS 操作系统测试机到手!》,附上了测试样机 HTC 手机的照片。甚至出现了 COS 手机连接到电脑之后,利用刷机精灵进行操作系统检测,得出的结果是该机系统为 Android 4.1.2。

        正是这个帖子发布之后,人们开始强烈质疑 COS 系统与 HTC Sense 系统有着某种联系,COS 系统并不是真正的自主研发。

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网友“921440435”在网上贴出了搭载 COS 系统的 HTC 手机,产品型号被用小纸条遮住

        在采访中,“921440435”网友告诉记者,他所拿到的测试样机,虽然包装上产品型号贴着“COS 手机版 1.0”,但是把贴纸撕了,可看到盒子原本包装就是 HTC 9088,而且经软件测试,该款手机也的确是 HTC 9088。

        “这意味着什么?”记者问。

        “什么都不意味。我曾经向 COS 的客服人员咨询过这一问题,对方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们承认这的确就是市面上销售的 HTC 9088 手机,只不过从底层刷入了 COS 操作系统。”这位网友说。(HTC 9088 是移动定制版的 HTC Butterfly S,配备 5 英寸 1080p 触控屏,搭载主频 1.9GHz 的高通 APQ8064T 四核处理器,内置 2GB 内存和 16GB 机身存储空间。)

        外界对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的这种做法存在很大质疑,认为这说明了 COS 就是直接剽窃 HTC Sense 系统。

        但如果单就这一点并不足以下结论断定 COS 剽窃 Android,因为在 IT 研发领域面,这种做法很正常。曾经在摩托 罗拉中国研发中心供职的一位工程师解释了这种设计规则:毕竟中科院研发的不是手机,而是手机操作系统,他们没必要为自己的 COS 系统专门开发一部手机出来。HTC 手机不过是他们的一个系统硬件载体而已,并不是想外界想象的那样存在剽窃 HTC Sense 系统的事情。

        但这位工程师同时也强调,当然并不是说随便谁都可以去市场上买个手机,然后将自己研发的产品植入手机底层系统,这里涉及到手机 硬件系统和底层代码兼容的问题,必须要手机厂商开放权限才可能,这方面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肯定与 HTC 进行过沟通甚至合作,否则是不可能将一个底层操作系统直接植入 HTC 手机平台的。

        “你觉得 COS 跟 Android 到底有多大关联?”记者最后向“921440435”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这位网友想了一下,告诉记者,大家都以为 COS 就是 Android 系统,只不过是在 Android 系统上做得深度优化,“但我认为 COS 系统绝对不是 Android,只是它从研发开始就是一直模仿 Android 而已。Android 作为 iOS 以外最大的智能操作系统,各方面都相当成熟,所以 COS 与之差不多可以理解”。

        COS 背后的三方迷局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HTC、上海联彤,这三者到底是怎样一个关系,也是这次 COS 研发风波的焦点。

        在 COS 正式发布之后,网上就流传一种说法:COS 其实就是 HTC 前设计主管简志霖以 2000 万元价格卖到内地的 Sense 6.0 手机系统,上海联彤以及中科院软件所就是在 Sense 6.0 手机系统基础上开发出 COS 智能操作系统。

        而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公布的宣传视频上,这一款操作系统的演示样机全部使用了 HTC 手机,其中一款为 HTC butterfly,另一款为 HTC one。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 Android 取得成功之后,作为手机大厂的 HTC 公司曾经想独立开发一套操作系统,因此成立了一个项目小组。该项目在 HTC 内部叫做 Gaia,正式名字就叫 COS。

        那么,会不会是上海联彤将 HTC 这个项目购买回来之后进行二次开发或者再加工呢?

        面对种种争议,COS 研发者方面断然否认。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总体部主任武延军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COS 系统由中科院独立完成开发,与 HTC 公司无任何关系。

        “COS 系统基于 Linux 内核开发,除了少数内容,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当中涉及到近千万的代码,都是我们自己开发,这部分可以作为自主知识产权。”

        而作为联合开发者的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在 COS 项目中到底起什么作用,武延军也给出了解释:联彤主要负责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运作。他们与威盛电子有一些联系,但都属于 COS 产业链合作伙伴,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目前和 HTC 没有任何关系。

        上海联彤并没有否认自己与 HTC 的联系,但强调跟 HTC 的联系并没有任何问题,属于正常范畴:“COS 是一套操作系统,最终搭载在不同的终端上。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和很多终端厂商有过交流,其中包括诺基亚、联想、HTC、中兴、酷派、天语、TCL、康佳 等。也有厂商在其现有硬件平台上适配过 COS。COS 对所有的终端厂商开放,也欢迎各个终端厂商在自己的平台上适配、测试、评估 COS,推出 COS 的产品,我们相信会有很多终端厂商推出 COS 的产品。”

        对于公众最关心的研发经费问题,上海联彤也做出回应:“上海联彤为国资控股公司,目前研发资金皆为自主研发基金。中科院软件所是上海联彤的发起者之一,也是股东之一。

        1 月 27 日,记者联系 HTC 中国区相关负责人,始终未得到回复。随后,记者又开始尝试联系 COS 产品的联合研发者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希望从这里获得一些关于 COS 更进一步的资料。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应该是一家由上海国资委控股、中科院和威盛入股的合资企业。

        在上海市工商局的企业信息注册查询中,上海联彤成立于 2012 年 3 月 5 日,注册资本为 4000 万元,公司类型是国内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代表是蔡晓虹。

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上海市工商局网站上可以查询到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登记信息

        通过网络查询可以查到蔡晓虹是上海市国资委所属干部,曾经担任过上海多家国有独资或者控股公司的负责人,包括上海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CEO 叫白逸民。这个白逸民又是什么来头?

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CEO 白逸民曾经以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身份进行过专利申请

        在一份 2006 年 6 月 28 日公开的专利申请公告中,白逸民以威盛电子公司员工的身份进行了名为“对图形显示具有最低影响的元件操作参数调整机制”的专利申请。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王雪红,此人正是整个 COS 风波中处在漩涡中心的 HTC 公司董事长。

        当然,上面这些资料并不能断定 COS 就一定是剽窃了或者借用了 HTC 内部开发的操作系统,但这也说明了一点,上海联彤与 HTC 的关系并不如中科院和上海联彤所解释的那样,只是很单纯的业务沟通合作关系,反而是一种更为紧密的公司合作关系,甚至有可能是威盛电子或者 HTC 直接参与到 COS 这个项目开发中去。

        值得一提的是,HTC 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地点为张江软件园,巧合的是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也在该软件园,而且办公楼相距不远。

        自主研发有无水分

        1 月 15 日钓鱼台国宾馆的发布会上,李明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自主研发”,然而在整个 COS 风波中,争议最多的也是“自主研发”这四个字。

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作为自主研发的产物,COS 系统登上了央视新闻

        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社会里面,一种 IT 产品要实现从头到脚的纯粹自主研发显然不可能,即使波音飞机、长征火箭这种代表中美各自科技水平的高科技产物,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设计院和工厂,长征火箭同样借鉴了国外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

        在这一点上要苛求 COS 从每个代码甚至每个字节都自己开发,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一位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向记者表示:目前业界从零开始研发手机系统基本不可能,例如 Android 等主流手机系统核心都会选择成熟的 Linux 作为底层。

        “难点在于底层系统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广大用户的考验,经历数百个版本的迭代。要不然,手机的可靠性无法达到 99.9% 以上,就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谁也无法忍受每隔几小时就重启恢复的手机吧。同时,手机界面的优化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大量的调研数据和用户研 究。”根据人手使用习惯进行界面布局的调整,是费时费力的工作,是难点也是重点。”

        自主研发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用户体验要有区别,要让用户感受到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模仿产品。

        就拿苹果的 iOS 系统和谷歌的 Android 来说,肯定在技术层面有一些相似的元素,比如开发语言、程序设计、系统架构等方面,但任何一个用户使用了这两种产品之后,都不会说 iOS 系统和 Android 都是一回事,而且都会承认两个产品都是苹果与谷歌自主研发的,因为这两种操作系统给用户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而 COS 呢?

        由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上海联彤并没有公布更多这款智能操作系统的技术细节和相关产品,也没有对公众提供测试版下载体验,所以只能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和一些测试用户透露的信息来判断。

        从已经公布的官方视频来看,COS 的使用界面看起来和 Android 操作系统差不多,一些目前主流应用程序在 COS 系统上都可以运行,而且 COS 像 Firefox OS 那样,对 HTML5 提供了原生支持,不需要任何浏览器或者插件,就可以运行 HTML5 应用。

        从网友“921440435”公布的测试截图来看,COS 的用户体验跟原生 Android 有一定差别,但是跟 HTC Sense 6.0 却相当类似。在这一点上,也削弱了 COS 作为一款独立开发操作系统的用户影响力和体验度。

        “这款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在品牌推广上也存在问题。那就是中科院太过于用力了,想靠自主研发、民族品牌这些东西来提升 COS 系统的知名度和档次,结果适得其反。”曾经在微软中国公司担任市场营销工作的刘丽丽(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丽丽举了个例子,都知道 Windows Phone 是微软自行开发的,但微软对于 Windows Phone 系统的推广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技术程序:

        首先是在小范围内进行内部测试,既 Alpha 版测试,又叫 CB,主要是指开发团队内部测试的版本或者有限用户体验测试版本。

        接着是 Beta 版测试,即公测,针对所有用户公开的测试版本,在网上提供公开下载。然后根据公测用户反馈的意见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最后推出正式发布前的候选版本 RC (Release Candidate),也叫做 Gamma。到 RC 这一步,微软才会正式举行商业发布会,对外正式公布 Windows Phone。

        “中科院和上海联彤其实应该先面向公众提供 COS 原生包下载,先让用户去体验这款智能操作系统,同时更积极地公布该款产品的相关信息,这样才有助于公众对 COS 系统的了解,也能增强业界对这款新生系统的信心,同时降低社会公众对 COS 的争议和质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光靠高调的发布会和单纯的辟谣声明来应对大家对 COS 的质疑和争论。”刘丽丽最后说。

        事实上,正是 COS 系统在产品公开性和用户参与性方面过于低调甚至保守,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通过用户实际体验消除掉的争议反而越来越大。

        到本目前,中科院和上海联彤还没有在网上提供 COS 系统的原生包测试版下载。

        记者手记:COS 未来路在何方

        面对争议,COS 未来将走怎样一条发展道路?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上海联彤似乎并不担心。

        上海联彤副总经理陈斐利告诉记者,COS 的原型研发起始于 2011 年 7 月,2013 年 7 月东方有线开始测试基于 COS 的机顶盒。同年 9 月份左右,COS 手机操作系统完成,酷派、小米、联想等手机厂商也都接触了 COS 的演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对基于 COS 操作系统的两款手机产品进行了三个月的测试,目前已经在跟运营商讨论商业模式以及怎样兼容的问题。

        “对于推运营商版本的 COS 已经有了一定共识。现在基于 COS 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已经推出了 4 款,但是还不便公布厂商的名字。” 陈斐利说。

        那么,手机厂商对于 COS 系统的态度如何呢?

        记者先后联系了酷派、小米、联想、华为等国内主要手机厂商,对方均未对此问题给予回复。

        如果 COS 系统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主流手机制造商支持,就难以打造健康的生态系统。如果只是依靠某一两家厂商的使用,那就很难维持系统开发的成本。

        就市场而言,COS 面临的挑战很大。

        目前市场上 iOS、Android 是主流的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操作系统凭借微软强大的势力也仅仅勉强维持一定市场份额,而其他如 Tizen、Ubantu 等操作系统完全没有成为主流。

        在安卓和 iOS 已在市场上处于统治地位,而且针对这两种操作系统已研发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应用软件情况下。这意味着 COS 即便可以在技术上与竞争对手相媲美,与对手的抗衡可能也会颇为艰难。

        从用户角度而言,COS 在体验上比较类似 Android,即便这种类似并不能代表就是剽窃或者抄袭 Android,而是 COS 开发团队考虑到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为了能够让用户更快熟悉 COS 这种全新操作系统而专门借鉴了 Android 在设计上的成熟之处,但也有一个问题摆在中科院和上海联彤面前,那就是如何做出 COS 自己的用户体验,不同于 iOS 和 Android 的,真正属于 COS 系统自己的用户体验。

        电脑报 iTEST 实验室技术总监王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抛开是否抄袭这个话题,我们就以一个真正创新的系统的角度去看它,反而能看到更多。从 iOS 兴起以来,我们看到过很多智能操作系统的起起落落,例如惠普的 WebOS、黑莓的 BB OS、Intel 的 MeeGo 等,它们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任何一款都会有自己的杀手锏设计。就算是已经死掉的 WebOS,它的卡片式设计现在都被 iOS7 与 WP8 所学习。回过头来看看 COS,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它是不是抄袭 Android,而不是在讨论‘嘿,COS 的这个设计真炫’,设计者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了。

        的确,毕竟中国手机用户不会为了一句简单的“民族品牌”或者“自主研发”就选择 COS 系统,须知道一个成熟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最终是靠产品而不是靠口号。

        中科院:COS 代表着一种中国梦

        面对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强烈的质疑,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接受了媒体采访,针对外界针对 COS 系统的质疑做出了相关的回应。

        记者:COS 的系统风格为何与 Android 如此相似?

        上海联彤:COS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可以支持终端厂商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 UI (用户界面)来。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智能终端在 COS 上会开发出很多很棒、很酷的 UI。搭载 COS 的不同终端之间可以互联互通。COS 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未来智能终端的类型会越来越多,互联互通的需求会极为普遍,因此 COS 在操作系统层面就考虑了这方面的需要。目前,基于 COS 的手机和机顶盒已经实现了无缝的连接,无需加载特定应用就可以实现内容和应用的共享,以及终端之间的相互操作,后续其他终端版本也会具备相类似的功能。

        记者:COS 还未正式商用,为何已经有 10 万个应用产品出现?

        上海联彤:COS 的原生应用种类还不多。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基于 Java 的。COS 的合作伙伴开发了一个 Java 虚拟机,通过虚拟机可以支持 Java 应用程序在 COS 上运行。COS 欢迎 COS 应用开发者将他们的 Java 应用移植到 COS 平台上,同时也希望 COS 的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 COS 的 SDK 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原生应用。

        记者:开发 COS 的商业价值在哪里?

        李明树:COS 研发的目的在于“引领并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操作系统”,需要有一款操作系统能实现操作系统领域的中国梦。

        记者:COS 能保证国家信息安全吗?

        李明树:棱镜门、Windows XP 停止支持等事件的发生,操作系统已经上升到了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尤其是基于开源的操作系统在安全性上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 Android 系统,已经出现很多公开的安全缺陷,更有很多隐蔽的安全漏洞,随时可以控制个人设备,引发大面积的安全问题。因此从安全层面考虑,COS 也是一款“打破国外在基础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实现操作系统领域的中国梦”的操作系统。

        武延军:针对智能终端安全性问题,工信部将“开源操作系统内核更新和安全性评估”课题列为“核高基”项目,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牵头承担了该课题, 为全面彻底评估开源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中科院软件所联合国内 30 多家单位,完成了对 Linux 和安卓系统源码的更新工作。更新工作十分细致,成果显著,发现了多处代码上存在的逻辑问题以及一些十分严重的安全漏洞,本次发布的 COS 操作系统也借鉴了该项目取得的一些成果。

来自: www.i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