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不必致歉 高高在上的Adobe不要也罢

jopen 10年前

国人不必致歉 高高在上的Adobe不要也罢

        两年前,Adobe 全球副总裁曾对媒体表示:“对 Adobe 来说,大力投资中国市场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选择。”然而两年后,Adobe 却选择了将主要的研发部门从中国市场撤离,仅保留寥寥数人的销售团队。Adobe 中国已经名存实亡,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关于关闭中国研发公司,Adobe 官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 Adobe 云业务以不断创新为基础,我们需要我们的工程团队集中在更少的站点以提高效率和促进实时协作,这是将 Adobe 技术团队集中在更少站点的总体策略的一部分。2012 年以来,公司已将原有 80 个站点整合为 56 个,这一步骤对 Adobe 全球的研发投入没有影响。”

        “关闭中国研发分公司的决定完全是根据我们的人员和业务策略而做出的,与我们在中国和全球的业绩没有任何关系。”面对 Adobe 官方的解释,笔者认为其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事实上,Adobe 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并不乐观。在截至 8 月末的 2014 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Adobe 公司期内营收 10.1 亿美元,同比仅微增1%,未达预期。净利润为 4470 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8300 万美元更是大幅下滑 46%。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 Adobe 公司的主要业务数字媒体(主要包括 AdobeCC)收入出现下滑。作为官方寄予厚望的 CS6 套件继任者,一改传统付费模式(CS 购买模式)的 AdobeCC 于去年 7 月正式发布。

        然而一年之后,其订阅用户数在最新一个财季却只增长了 50 万人,全球订阅者总数更是只有不到 300 万,要知道光在中国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在使用 Adobe 出品的创意套件。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 Adobe 在中国并没有放出 CC 的订阅服务(目前 Adobe 中国卖的依然是 CS6 套件)。再加之 AdobeCC 订阅服务把所有软件打包起来总的定价只有 499 美元,这直接收益大跌。在此之前,单一个 PS 软件光盘都要卖 599 美元甚至更高。

        问题真有这般简单吗?

        作为传统 PC 互联网时代走来的软件大公司,Adobe 在近年来的互联网大变革中却没有转身。尽管它出了 CC 订阅服务,也针对触摸屏出了不少应用,但 PC 时代的产品思维却依然主导着 Adobe。

        因为 Adobe 人员臃肿而福利又超好,产品专业神奇有口皆碑,所以它的 CC 订阅和 CS 套件就可以卖得那么贵,高高在上硬是把“屌丝”群体忽略在外。这就是 Adobe 严重脱离时代的产品思维。几十年不变,来到移动互联网和云时代依然故我,这就是现在的 Adobe。

        现在,手机、电脑全民普及,创意设计门槛不断降低,更多的“屌丝”开始加入文化创意产业,然而 Adobe 却依然停留在 90 年代——那个互联网精英思维主导的时代。

        更为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快消替代品正在不断蚕食 Adobe 的核心业务。乔布斯的 iPhone 浏览器上坚决不用 Flash 插件,现在 HTML5 已经愈加风靡。至于那些占营收大头的创意套件,美图秀秀们已然把门槛降得很低,各式图片处理和设计软件也多如牛毛。

        Adobe 中国突然关闭,不少网友发出“对不起,我们欠你一个正版!”的感慨。笔者认为,之于 Adobe 公司,这是一个解脱,或许还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

        Adobe 在中国到底盈利过没?笔者不知道他们为何会如此费力不讨好地在中国卖正版光盘,这样的价格在中国只有土豪设计师才能吃得消吧。

        然而,笔者内心却不免伤感,Adobe 和 Adobe 中国本可以避免走到这一步。如果 Adobe 软件的价格不那么高高在上(CC 订阅服务对于发展中国家人民来说可望不可及),如果 Adobe 产品在轻便简易化上下功夫,如果 Adobe 官方开始考虑 Free+IAP 的新增值手段,如果 Adobe 公司开始着力开拓跨平台协作和多元化发展(比如做硬件)的新路,Adobe 正版服务还会那么少人用吗?

        Adobe 公司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是“小而美”走到头,继续让“土豪”设计师为全民盗版买单;还是自我革新,降低姿态,抛弃 PC 互联网思维:如果 Adobe 的未来选择前者,或许它离毁灭就真的不远了。

来自: 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