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Uber的8年恩怨情仇录

jopen 8年前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谷歌Uber的8年恩怨情仇录"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eef89dde0114d66b3c114e8d72d7ae2c.jpg" /></p>    <p>文 / 戎老湿</p>    <p>微信公众号 / 戎老湿的鹰(ID:ronglaoshideying)</p>    <p><strong>第一回</strong></p>    <p><strong>最好交情是当初天作之合有想象</strong></p>    <p>2009 年,坐过牢,破过产,缀过学的大学生 Kalanick 和好友 Camp 创办了一家公司 UberCap,进入租车市场。</p>    <p>同年,谷歌的无人车项目正式启动,负责人是斯坦福大学教授 Thrun。</p>    <p>随后四年,UberCap 的业务虽然坎坷,但发展迅速,在全球 22 个国家 60 个城市有了自己的足迹。期间,公司还把名字改成 Uber。</p>    <p>而谷歌无人车项目除了把测试车型从丰田普锐斯和奥迪 TT 换成了雷克萨斯 RX450h 外,外界并不知道具体进展如何。在此期间谷歌倒是揽入不少牛人加入:Urmson、Montemerlo、Levandowski。其中招 Levandowski 进来为谷歌与 Uber 公开交恶埋下了伏笔。</p>    <p>当时双方互抛媚眼,情投意合。2013 年 8 月,谷歌献出了最大的诚意,2.58 亿美金投资 Uber,这是谷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风投。不仅如此,隔年 6 月,谷歌再次跟投,表现出实足的诚意。谷歌首席法务官兼公司发展高级副总裁 Drummond 加盟 Uber 董事会。</p>    <p>双方合作的高潮期让人不禁羡慕,也产生了无限遐想:“无人车+共享出行”不仅仅是改变世界,而且要改变我们跟世界接触的方式。</p>    <p>一众吃瓜群众开始 YY,谷歌专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Uber 开拓出行市场,这郎有才女有貌,绝配!替谷歌拔拉拔拉算盘,谷歌有 500 亿美金的现金,Uber 的估值不到 200 亿,够了!谷歌这傻小子,还不赶紧领回来见家长?吃瓜群众还真是为谷歌操碎了心。</p>    <p>可是你们这么说,考虑过 Uber 的感受吗?Kalanick 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看重的不是你的钱,而是你通达全球的能力。</p>    <p>人家说得很明白,我可以和你的钱苟且,但我还有诗和远方。</p>    <p>其实,谷歌也不傻,知道 Uber 这妹纸心大不好搞,就在同期还撩了另外一个妹纸。未来这个妹纸将成为制衡 Uber 的重要棋子。</p>    <p><strong>第二回</strong></p>    <p><strong>左右互搏心路深云点旌旗谁言败</strong></p>    <p>上回戎老湿说到,谷歌在向 Uber 妹纸抛出几亿美金大礼包的同时,还留了一手去撩另外一个妹纸,以制衡心大的 Uber。这个妹纸就是 Waze。</p>    <p>2008 年,Waze 诞生在以色列,它是一款众包的地图绘制 APP。用户使用谷歌地图规划线路,如果路遇交通事故堵车,谷歌地图是无法实时知道的,这就是谷歌看重 Waze 的地方。Waze 用它几千万用户众包实现实时交通信息,形成有价值的实时地图。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上传加油站的油价,餐厅门口是否有等位等信息,这就是本地生活小百科哇!联系到 Uber 后来做了送餐和外卖服务,你会明白 Uber 不仅仅是 Uber,Waze 也不仅仅是 Waze!(能看懂我说得人话吗?^_^)</p>    <p>Waze 还自带社交光环,这吸引了 非死book 的目光。有了 非死book 这个情敌(传说中还有苹果),谷歌捉急得很。2013 年 6 月,谷歌同意团队不离开以色列,并奉上超过 10 亿美金(具体并购额并未公布,这是据村里八婆说的)全资收购 Waze。</p>    <p>事实上,谷歌收购 Waze 发生在谷歌投资 Uber 之前两个月。按照投资谈判的周期,谷歌应该同时在跟 Uber 和 Waze 接触。与 Uber 当时 200 亿美金的估值相比,Waze 显得身单力薄,但 Uber 忌惮 Waze 的迅速成长。如果抱上谷歌的大腿,Waze 不是不能做出行,但这显然不是 Uber 想看到的结局。</p>    <p>所以,对 Uber 而言谷歌收购 Waze,如芒刺在背!</p>    <p>两个月后,Uber 接受谷歌投资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此一回合,戎老湿不得不说,谷歌套路深,皮皮虾,我们走。</p>    <p>通过这一役,Uber 懂了中国人的一个说法,发展才是硬道理。于是,掩藏住自己的委屈,拿好谷歌给的钱,到全世界攻城略地去了。</p>    <p>但 Waze 在 Uber 心中埋下的种子慢慢在发芽。终于,2015 年 3 月,Uber 相中一家地图创业公司 deCarte,快速纳入囊中。这让 Uber 在与谷歌的较量中稍微喘息一下。</p>    <p>2015 年发生的另一件事更是“啪啪啪”地使劲打谷歌的脸。这一年,Uber 与卡耐基·梅隆大学(CMU)成立了一个“高等技术研发中心”,开始了无人驾驶研发合作。之后,CMU 的 50 名资深机器人专家加盟 Uber。</p>    <p>注意,谷歌无人驾驶此时的负责人 Urmson(为什么不是斯坦福的 Thrun 教授了?这个下回要说到)原来也是 CMU 的资深科学家,谷歌的脸更红了。类似尴尬的事情还有一件,Google 无人驾驶后来的负责人是来自福特的高管 Krafcik 也没有搞定与福特的合作。不与叛将言合作,也许是福特面对之前员工的态度。</p>    <p>Uber 的 CEO Kalanick 高呼:“无人驾驶仍然是一个高科技的梦想(Self-driving cars still a dream!)”从心理学上讲,Kalanick 的呼声反应了 Uber 的潜意识:如果不做无人驾驶,出行没有未来。</p>    <p>这是对谷歌无人驾驶最致命的一击!</p>    <p>此时谷歌无人驾驶在做什么呢?</p>    <p>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谷歌无人驾驶在频繁换帅!</p>    <p><strong>第三回</strong></p>    <p><strong>古来成败唯才意天下英雄大可知</strong></p>    <p>上一回戎老湿说到,谷歌把 Waze 作为一个楔子,插在与 Uber 的合作中以牵制 Uber。而 Uber 则意识到自身的强大才能跟谷歌叫板,于是,Uber 疯狂拿钱疯狂到全世界攻城略地。</p>    <p>这段时间,谷歌无人车团队在做什么呢?换帅!</p>    <p>2014 年,谷歌无人车教父 Thrun 离职,追随情怀做在线教育去了。上回提到的来自 CMU 的牛人 Urmson 接管了无人车项目。然而 1 年后,曾是福特和现代高管的 Krafcik 加盟谷歌,被任命为无人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这埋下百年汽车行业与新型高科技行业理念不和的种子。缠斗 1 年,Urmson 也离开了谷歌无人车。</p>    <p>当然争斗归争斗,面对 Uber 的动作,谷歌还是要出招的。不过,大公司基本上就一招:平衡,即扶弱抑强。在人类的历史政治中,此招屡见不鲜,最有名的是二战中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绥靖政策。</p>    <p>2015 年初,谷歌语音助理 GoogleNow 接入 Lyft,为用户提供语音叫车服务。Uber 在 2016 年将中国业务与滴滴合并的协议中,有一条特别强调滴滴终止与 Lyft 的合作。可见,这一招对 Uber 是痛的,至少在象征意义上是极不爽的。</p>    <p>谷歌收购的 Waze 也没闲着。2015 年 Waze 首先在以色列测试拼车服务。时隔一年这一服务进入美国旧金山。与 Uber 擦枪走火已不可避免。</p>    <p>在无人驾驶研发上,谷歌的一个重要进展是造出了一辆实体无人车,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也没有普通的脚刹。看不见摸不到的无人驾驶在普罗大众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很萌的形象。</p>    <p>面对谷歌在无人驾驶研发上的绝对优势,Uber 奋力追赶,使出釜底抽薪的一招:挖人。</p>    <p>2014 年 11 月,Uber 挖来 GoogleExpress 的负责人 Fallows 加盟,这距谷歌第二轮投资 Uber 仅过去 5 个月(翻脸比翻书还快,真的,半年看完一本书的同学请举个手)。半年后,Uber 毫不手软,挖到谷歌地图业务主管 McClendon。再过半年,Uber 又下一城,在谷歌地图任职 7 年的产品管理总监 Gupta 被挖走。</p>    <p>到了 2016 年 1 月,谷歌无人车团队开年不利。资深工程师 Levandowski 离职创立 OttO,专注于无人驾驶货车。这一事件对谷歌无人驾驶团队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仅 7 个月后,Uber 就收购了 OttO,这不得不让外界产生其他联想。</p>    <p><strong>第四回</strong></p>    <p><strong>相爱巴望成全璧相杀何惧遭人忌</strong></p>    <p>上一回戎老湿说到,谷歌对付 Uber 玩的是平衡之术,通过 Waze 甚至 Lyft 牵制 Uber 在出行上的优势。而 Uber 反制的方式则是挖墙脚,釜底抽薪直捣谷歌无人驾驶的人才库。</p>    <p>说到人才,Uber 有两次大规模的技术人才吸纳。一次是 2015 年与 CMU 合作自动驾驶的研发,之后,50 名研究人员加盟 Uber。第二次就是收购 OTTO,共 91 人加盟 Uber(多数是研发人员),其中不少员工来自谷歌、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p>    <p>但收购 OTTO 引发了谷歌的怒火,亮剑出招:</p>    <p>第一招:“把狼放出去”。这个狼指 Waze。Waze 本来是谷歌的备胎,现在与 Uber 不断互怼,是时候用一下备胎了。谷歌放出外界的消息是,将在旧金山推出 Waze 的拼车服务。以后这一招将为谷歌增加谈判筹码。</p>    <p>第二招:“把L好好查一查”。L指 OTTO 的创始人 Levandowski,正是他成为谷歌和 Uber 交恶的导火索。前核心员工仅半年多的创业公司被竞争对手收购,不得不让谷歌产生疑问: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从后面的剧情看,此时谷歌多半已经盯上了 Levandowski。</p>    <p>面对谷歌的怒火,Uber 也不怂。</p>    <p>第一招:“撵走你的人,亮明态度”。当初谷歌派来的首席法务官 Drummond 被阻止参加董事会议,Drummond 只好带着小股东的无奈和泪水辞职。</p>    <p>第二招:“找合作同盟,我走我的路”。针对谷歌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之间的组合,Uber 也找到了自己的同盟军——沃尔沃,双方将投入 3 亿美元研发无人车。</p>    <p>第三招:“及早上路,数据胜则胜”。无人驾驶最终的壁垒是数据。Uber 收集数据的心是真铁:在匹兹堡,冒着绳命危险闯红灯;在加州,不惜与官方为敌,采集地图数据;在科罗拉多,全程 120 英里运送百威啤酒,只挣区区 470 美元。</p>    <p>双方隔空互怼,曾经相爱,现在相杀。</p>    <p>2017 年 2 月,双方终于不再隔空,撕下了面具对簿公堂:谷歌状告 Uber 和 Otto,说它们是小偷,盗窃商业机密,侵犯了专利权。</p>    <p>说起来,谷歌发现这事还挺狗血的。Lidar 供应商的邮件不小心将 Uber 的电路图抄给了谷歌,真是猪一样的队友!</p>    <p>谷歌的起诉状直指 Levandowski 在离职前,拷贝了公司大量技术文档,加快了自己研发的进度。</p>    <p>这下轮到 Uber 出招了,Uber 该如何应对呢?</p>    <p><strong>第五回</strong></p>    <p><strong>隔空喊话看风流为谁心涩闻鬼笑</strong></p>    <p>上一回戎老湿说到,谷歌的无人驾驶子公司 Waymo 将 Uber 和 OTTO 告上法庭,说他们是小偷。</p>    <p>第二天,Uber 官方正式回复:你没证据,别(请用四声读,bie)胡说,你嫉妒我们发展快吧!</p>    <p>谷歌木有正面理会 Uber,而是让 Waze 出面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Waze 拼车服务在旧金山和以色列的测试取得了巨大成功,未来几个月将推广至美国和拉美地区。翻译成人话就是:我没功夫跟你打嘴仗,你就闹腾吧,等 Waze 成了气候,有你哭的时候!</p>    <p>这是大公司的傲慢和赤果果的威胁!</p>    <p>不过,Uber 还真有点怕怕的。毕竟,如果偷窃技术一事坐实,挖来的牛人 Levandowski 要坐牢,更重要的是声誉尽毁,甚至无人驾驶技术面临灭顶之灾。</p>    <p>而此时,Uber 发生了一件狗血的事。Uber 从谷歌挖来的一位高级工程副总裁 Singhal 离职,原因竟然是爆眼球的性!骚!扰!不过,事情发生在其谷歌工作期间。Uber 不惜冒着丑闻缠身的风险,似乎要爆料此事隔空向谷歌喊话:瞧,你们员工这素质!</p>    <p>你也许会说:戎老湿,你想多了,这凑是(si)个偶然事件。好吧,先放过这个狗血的插曲。</p>    <p>起诉之后的第七天,OTTO 公开了一桩之前的秘密交易。2016 年 5 月,他们收购了一家并不知名的小公司 TytoLidar。该公司有两位高管来自激光雷达的先驱 Velodyne,并且拥有激光雷达的专利技术。嗯,这次大家听到了吧,Uber 隔空对谷歌再一次喊话:瞧,俺们有激光雷达技术,不是偷你的哟!</p>    <p>但是戎老湿相信,Uber 这次喊话并不硬气,甚至有向谷歌示好求和解的意思。毕竟,你设计的电路图跟人家的一样,这个事实解释不通哇!</p>    <p>谷歌暂时还没有回应 Uber 的这两次喊话。不过,谷歌心里不一定是什么好滋味,就像离婚诉讼一样,相爱又相杀地伤痕累累。与其现在如此,何必当初还要巨额的投资?</p>    <p>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行或者无人驾驶市场不只有谷歌和 Uber 两个玩家哦!众多其他竞争者正虎视眈眈地看着这场谷优之争。</p>    <p>美国第二大出行公司 Lyft 看着遍体鳞伤的 Uber,燃起了翻身的希望,趁机宣布马上融资 5 亿美金。这种趁火打劫虽然还没成为事实,但消息本身就是往 Uber 的伤口上撒盐。</p>    <p>另一家无人驾驶技术公司 Cruise 正利用干爹——通用汽车的资源埋头苦干。他们的无人驾驶技术去年进展迅猛,与 Waymo,Uber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看着谷优的这场纷争,他的心里可不是在偷笑呢!</p>    <p>来自: 戎老湿的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