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jopen 9年前

用坚硬的金属锻造出温润的手感,用冰冷的代码堆叠出人性的暖意,这就是工匠和他们的朋友们不善言辞的温柔。虽然一共才推出 3 款手机,但锤子科技的名号在整个国产手机界如雷贯耳。与其身量不相匹配的巨大声量,让最新的旗舰产品 T2 始终处于高度曝光的状态。设计是锤子的重中之重,但在皮囊之下其实有更多东西值得解读。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从心说起:看不见的内部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骁龙 808 这颗芯片已经很常见了。在高通 2/4/6/8 的定位中,808 属于最高端的 8 系列,2xA57+4XA53 的大小核搭配使其在保证满足绝大多数性能需求的前提下,功耗控制比多了两颗 A57 的骁龙 810 理想很多。因此在过去一年,很多品牌都会选择这颗芯作为次旗舰的处理器,甚至直接装载在旗舰产品身上,比如 LG G4 和 MOTO X Style。两大核四小核的性能表现有目共睹(而且大部分 810 也是通过动态开关内核当作 808 在用嘛),就不多啰嗦了。需要注意的是,高通目前的全线产品都已经是支持全网通的,只是很多厂商出于自己的考虑仅仅做了移动和联通的支持。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用处理器来决定一个产品的档次是很可笑的,因为制造一部手机用到的元件和工艺远比一个处理器型号来得复杂。但是从处理器的选择上,大体可以看到厂商对其的定位。被赋予了 808 的产品,它所面向的用户群体应该是应用的类型足够丰富(高通提供表现出色的 GPU、DSP、ISP、基带、快充等打包解决方案),而应用的强度并不到歇斯底里的程度(性能并非顶级)。随着用户的成熟和使用习惯的多样性增加,至少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产品希望用户关注的将不是极限情况下的表现,而更多是多种场景的稳定发挥。就像电视剧里的男二号和女二号,虽然不会有最多的镜头特写,但在全剧从头到尾都少不了他们的精彩表现。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锤子很有趣的一个功能是,当你用拇指下拉屏幕,被拉下一半的显示界面会露出一张壁纸,内容是手机内部的渲染图。这样做的前提是,在手机不被普通消费者看到的内部要像外部一样整洁和简练。T2 打开后盖的样子是十分赏心悦目的;高度模块化的元件排布,整齐干练的排线走线,这种条理性会带给消费者对于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信赖。成立短短三年的锤子能让自己的产品保持从里到外的一致性,显然和来自工业巨人 MOTO 的钱晨老师脱不开关系。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很多人都把乔布斯「壁橱背面和正面一样重要」的事例诵记于心,却并不真正明白这一点:对于手机和电脑这样复杂的硬件系统,「将内部调理得赏心悦目」并不像画一张设计图那样简单。如果外形设计师是在挑战难以捉摸的用户美感,那么电气工程师要抗争和周旋的对象,则是这个坚硬世界的物理规则。


天线:努力的方式


T2 在硬件设计上一个相当亮眼的元素,就是极简干练的金属边框。对于外壳材质的探索,很多人认为是设计师的工作范畴,但物理定律不像外观线条那样可以由笔触改变。很遗憾地,在离校多年之后,我的物理学常识也已经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物理老师:对不起没收到,可能 EMS 寄丢了吧),因此这一部分解释有任何不严谨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指正。

让我们回到 2010 年。那一年的秋天,Apple 一如既往地带来了全新设计的 iPhone 系列新品,iPhone 4。在发布会上,乔布斯骄傲地说,Apple 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将手机的外边框直接作为天线使用。一整个金属边框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作为 WIFI(左边半圈)和蜂窝网络(右边 A1 到 A9 的大半圈)的天线。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有个笑话说,如果电视画面不停抖动而你又不会修理,只要你也跟着抖动,当你和电视的抖动频率一致的时候就可以看了。以这个不严谨的方式来解释天线:任何无线通讯都是基于不同振动频率的电磁波,而天线只能接收和它「抖动」频率一致的电磁波(天线并没有真的抖动啦)。不同的通讯技术使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比如 WIFI 是 2400MHz(2.4G),而蜂窝网络则使用 800/1800/2100MHz 不等,所以需要不同的天线。这是第一个重点:边框上的断点并不是为了留给信号出入的通路(否则也太小了吧),而是为了将不同频率的天线从硬件上分隔开来。

iPhone 4 支持 WCDMA(3G)和(GSM)却只有一根天线用于蜂窝网络,这是因为在这一整条边框上有多个馈点;通过软件控制相关电路,iPhone 可以自己改变边框接入电路的长度(比如接通 A1-A6 时用于 WCDMA,接通 A6-A9 时用于 GSM),从而让它可以响应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这是第二个重点:通过改变天线接通的长度,同一块金属可以响应不同频段的信号。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在 iPhone 4 发布一段时间之后,一个名词愈演愈烈,那就是 iPhone 4 的信号门。当以手捏住手机的下半部分时,原本响应 WIFI 和蜂窝网络两种不同频率电磁波的两段天线被连接在一起,使得响应频率发生了变化,也就无法再接收原来频率的电磁波,自然就「看不清」信号了。当然,iPhone 4 的信号门其实还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彼时 iPhone 显示信号的方式和 Android 不同,在相同信号强度下 iPhone 显示的信号格数比 Android 多,产生「iPhone 比 Android 信号好」的暗示。结果就是,同样在 - 90dB 的信号强度下,iPhone 显示五格信号,而 Android 只有三格;信号减弱到 - 106dB 时,iPhone 和 Android 都会显示两格,Android 只减少了一格,而 iPhone 则减少了三格,看起来信号差了好多。事件发生后,iPhone 获得了一个更新(iOS 4.1),乖乖把信号显示方式改回了运营商 AT&T 规定的方法。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iPhone 4 CDMA 版(左)和 WCDMA 版(右)

有趣的是,当初 iPhone 4 分为两个版本,CDMA 版出现信号问题的比例非常小。这是因为按照 CDMA 运营商 Verizon 的要求,CDMA 手机必须拥有多条蜂窝网络天线以保证信号质量,因此 iPhone 4 CDMA 版天线和 WCDMA 版不一样: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上图左边是 WCDMA 版,边框长的那部分是蜂窝网络天线;中间和右边则是 CDMA 版的天线 1 和天线 2,系统在检测到其中一条天线信号性能较差时会自动切换到另外一条。这个设计被延续到了 iPhone 4s 上,加上金属边框涂层的改进,使得信号门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

电磁波可以很轻松地穿透玻璃、塑料等材质,但会被金属和水吸收掉(这也是为什么在电梯里没信号),所以一般手机用玻璃和塑料做外壳的时候,天线设计就会比较自由,而如果外壳是金属,就要想各种办法让信号可以进出,比如在外壳上开口(就是俗称的「信号溢出口」啦) 。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全金属的 iTouch 在背后开了一个口子,让 WIFI 信号穿透这个开口的塑料进出;iPad 初代是把 WIFI 天线贴在背面苹果标的玻璃处,二代之后由于改用了全金属壳就把 WIFI 天线放在正面的屏幕边框下面了(4G 版则是额外背部上端开了口让蜂窝网络信号进出);iPhone 5/5s 中,金属的机身会隔绝信号,因此除了边框的上下两段(这两段与机身完全隔离,用作天线)以外,还在背部的上下两头开了口给里面的副天线;而到了真 · 全金属的 iPhone 6/6s,机身上没有任何可供信号出入的地方了,于是苹果只能通过白带把整个后盖分割成上边框、上背板、机身、下背板、下边框五部分,把其中上下边框和上下背板通通拿来用作天线。由于 4G 对速度的需求大大提高,使得通讯使用的信号频段更广更丰富了,从最低的 1800MHz 到最高的 2600MHz,单条天线的调节范围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手机有更多天线用于不同频段的信号。也不怪 iPhone 把背部割得七零八落,看看 iPhone 一台手机要支持多少个 4G 频段吧: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说回到锤子。T1 在信号上的挑战并不大,因为前后玻璃 + 玻璃纤维中框并没有给天线造成难度。而在 T2 身上,原本背面玻璃也可以让 T2 可以轻松地完成天线排布,但 T2 并没有选择这条简单的路。T2 相对 T1 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支持全网通,这就需要手机可以接受多个频段的信号;而且 T2 还支持了 CA 载波聚合,这种技术让手机可以同时使用多个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通讯以提高速度,自然就需要手机的多个天线可以同时工作。T2 没有像其他手机一样在背面底部使用多组贴片天线,而是选择挑战难度更高的方案:把边框作为天线。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抓了 Zealer 的拆解图做个示意:

T2 整台手机的边框是一个完整的金属圈,也就相当于一条金属天线。T2 的主板通过多个馈点和边框相连,通过调整接入电路的边框长度,来改变天线接受信号的频率,就像 iPhone 4 的天线一样。当然,这只是蜂窝网络的天线,WIFI 和蓝牙的天线仍然是穿透背部玻璃的: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有则鸡汤说,当你面前有两条路时,选难走的那条。在可以选择用简单方案解决天线排布的情况下,锤子硬是选了难走的那条。它并没有颠覆什么物理定律的不可能,也没有创造前无古人的新技术,但他们在这条路上的探索,绝对没有白费。使用同一张电信卡,配置方案几乎一样的 Nexus 5X 在上海地铁 7 号线上有信号没法上网,但 T2 就是可以刷微博发微信的。除了没有双卡,T2 作为商务人士的手机,绝对不会在信号上掉链子。


设计的极限……?


T1 的设计相当有品牌辨析度,但带给生产过程很大的困难:对于三明治结构,没有哪个手机会去保持侧面持平,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前玻璃、中框和后玻璃三部分是分开制造的,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公差会导致三个部分并不完全一样大,成品就会出现侧面三块高低不齐的情况。iPhone 以及大多数厂商的解决方法是,在设计之初就让中框突出,这样不仅可以掩盖公差,还可以让金属的中框带来一定的抗摔性能。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在 T1 的固执之后,T2 的设计变得更加成熟了。金属的中框将双面的 2.5D 玻璃包裹其中,将原本侧面的两条接缝直接消去,使得整机的线条更加精炼。金属边框并不是纯平,而是一个微微的弧度,配合细腻的喷砂效果,在保证持握手感的同时增加摩擦力。T2 的金属边框似乎和以前见过的金属手机都不同,黑色之下还有微微的紫色,也许是用了不同的金属?谢天谢地,T2 没有像其他使用金属材质的产品那样在边框上打出耀眼的倒角(倒角很显档次,但会在侧面增加一条硬线条,让 2.5D 失去意义),而是使用了温润的线条完成从金属边框到 2.5D 玻璃的平滑过渡,并且两者的结合非常精密,整个产品身上绝对找不到任何一点割手的地方。更有趣的是,T2 和坚果是材质、尺寸和工艺都完全不同的产品,但边框结构上高度一致,放在一起用户自然会发现它们的品牌延续性,辨识度极高。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不过这样的处理也并不是没有缺点。曲面玻璃的边缘高光和磨砂边框的暗哑效果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巨大的观感落差使得边框「附属物」的感觉十分明显,也无怪很多人说 T2 是「自带手机壳」。相比 T1,T2 的玻璃边缘并没有缓冲层,因此金属边框的厚度被加强来提高抗摔性,这使得 T2 整整比 T1 大了一圈,而且边框的存在感更加明显。iPhone 6 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提高喷砂的粒度减小金属边框和玻璃的反光差距,加上全曲面的边框设计,让边框的存在感更低。不过后果就是,iPhone 6 相比之前滑了很多,拿不住然后碎屏的悲剧屡屡发生。刚好打个广告,如果你的 iPhone 需要换屏,有家叫极吼吼的店……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为了贯彻简洁的产品印象,T2 把边框上的开洞尽可能减少,SIM 卡槽被并入右侧音量键,而电源键也直接被取消了。音量键隐藏 SIM 卡槽的设计最早出现在 2013 年的 Droid MAXX/Ultra/Mini 系列,后来也有 Droid Turbo 和 YotaPhone 2 两台 2014 年的产品使用。这个设计的确更美观,但是会导致按键的结构复杂化。对称的 T2 上包含卡托的右侧音量键和单纯做按键的左侧相比,按键手感明显更软(其实是左侧按键过硬了),而且按键松动。这是因为金属边框和金属按键的组合原本就对公差有较高要求,在包含了 SIM 卡托之后按键无法固定在机身上,因此需要留出更大的缝隙避免卡键。而且由于金属的疲劳性问题,金属按键无法像塑料按键那样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因此卡托中还包含了一个弹簧组件。这片小小的配件能否经得住频繁的按压,还需要时间的考验。SIM 卡托本身也是完全对称的,因此锤子在正面点了一个绿点代表「此面相上」,但是却忘了在系统中设计相关提示,比如卡托卸除时自动弹出正确的安装方法,算是个小纰漏吧。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T2 正面基本上和 T1 保持一致,三颗细长的机械导航键和包含光感的听筒构成了独特的品牌辨识度。实体键的手感仍然是不错的,但我的观点仍然是倾向于屏幕虚拟键。在手机中越来越少见机械键的原因是,与电容键或者屏幕虚拟键不同,机械结构的耐久度是有限的,对于频繁使用的三大导航键来说,恐怕并不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而 T2 在取消了电源键后,由 Home 键长按担任其功能,加上 Smartisan OS 本身的设计,Home 键承担了主页(单击)、多任务(双击)、锁屏(长按)亮屏(息屏单击)、关机菜单(超长按)的复杂功能,不堪负重,而且屏幕也不支持双击亮屏。即使把实体键和虚拟键的争论搁置一边,这种对常用按键重复定义的做法也是相当不妥,对于锤子原本应该努力抓住的线下消费者来说是个巨大的障碍。特别是关机,在长按息屏后继续保持长按,屏幕会再次亮起并弹出电源菜单,这个操作的隐蔽性太强了…… 尽管和坚果一样,T2 可以把一侧的按键改为锁屏亮屏键,但是仍然不能用于开关机。建议后期系统升级,还是默认把一侧的按键设定为电源键,然后提供选项给用户是否使用的自由吧。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和后期版本的 T1 一样,T2 仅有 Home 键可以亮起,亮屏充电时做提示,但除此之外并不像坚果那样担任通知灯的功能,对 Android 应用体验是个损失。研究其拆解结构,三个按键后面都是有导光片的,因此理论上是可以三颗一起亮…… 现在这个考虑,可能还是因为担心出现之前三个按键亮度不一致的情况吧。T1 集成在听筒中的光感因为太过灵敏饱受诟病,而 T2 似乎仍然存在相同的情况。我惯用的 推ter 客户端是 Carbon,界面是全黑色,刷一会儿明显能感觉到屏幕暗得快要看不清字,点开图片却又亮得刺眼。但是拿 LED 灯手动刺激光感,屏幕亮度的调整却是非常正常的,光源离远之后照度减小,屏幕亮度自然跟着下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 Smartisan OS 底层刚刚切到 Android 5.1,对这些 API 的调教还有待改进呢。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利用潜望结构实现 3 倍光学变焦的 ASUS Zenfone Zoom

受限于机身厚度,T2 并没有换用更大面积的图像传感器,但现在有了光学防抖加持。镜头凸起这个问题在传感器不断增大但机身厚度却不断减小的情况下是无法避免的,最终的解决方案是要么在拍照性能上妥协,要么像奇酷一样由双镜头分担感光任务,要么就是像华硕 Zoom 一样用上潜望结构(如上图)。无论哪种方案,都一定是空间和性能平衡的结果,最终选择怎样的比重会带来产品的差异化,而这也是设计的极限。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锤子的量产过程始终算不上顺利,T1 定制化元件过多导致产能爬坡缓慢,T2 代工厂从中天信换到松日几经波澜。究其原因,对设计的偏执是很重要的一点。对于厂商能够把设计提到如此之高的比重,我个人是无比赞同的。但设计不是万金油,它也有它的极限。设计直接作用于使用者的感受,这是它充满魔力的地方,但不代表它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也是前面提到 iPhone 对信号显示做的小手脚的含义:你可以通过设计影响用户对信号强度的观感,但这并不能改变信号强度的物理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是电气工程师施展本领的空间。边框不断开好看吗?好看。但只能这样吗?并不是。耳机孔、数据口、卡槽和各个按键的开口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够利用他们巧妙地隐藏边框的间隔同时不影响结构强度,同样是优秀的设计。

这也是锤子产品饱受诟病的一点:说到设计的探索和挖掘,锤子手机当之无愧;但回到用以支撑设计的硬性条件,锤子无法不落人口实。我们赞叹 iPhone 在设计上做出的非凡创举,但这些创举背后还有坚实的基底:碾压级别的处理器,率先更新的屏幕技术,强悍的通讯性能。设计可以说服用户买单,但用户为之付费的并不是外形和界面,而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硬件。锤子科技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披着硬件外皮的互联网公司」,那么这件外皮是不是拉风到让旁人无话可说呢?比如续航和充电速度,T2 受限于尺寸和重量,电池容量虽然比 T1 略大,但仍然没有达到众旗舰的平均水平,而且还不支持快充。日间常驻办公室的白领一直插着电还好,但经常出门在外面跑的商务人士怎么办呢?T2 不可拆卸的一体化机身也让 T1 的背夹电池设计变成了不可能,被 S6 用得快但冲得快惯坏了的我真的很难不在出门时提心吊胆。不过根据拆解,机身内部的确留了 5 个没有用到的馈点,这不禁让人生出万分遐想:也许原本背后的锤子标志会被做成电源键?甚至可能是指纹识别模块的接入点?……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在 8 月份坚果发布会的时候 T2 已经有过惊鸿一瞥的亮相,也就是说整机的开发在那时也已经接近完成。如果 T2 可以放弃边框在电气性能上的意义改用贴片天线,那么很有可能提前 4 个月上市。在诸多厂商都在等 iPhone 6s 放大招之后再出后手的彼时,T2 绝对可以凭借其设计振奋当时的手机市场,无论如何主动性都会比现在好得多。

设计并不是金刚钻,不是看它能挖多深探多远,设计是绕指柔,是在重重限制下再多向前一丁丁。网上的概念图渲染图美如画,有多少能真正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造出来呢?设计不是拉着产品其他的部分飞奔,而是抵在它们的车轮底下不倒退,再试试看能不能再多往前一毫米。设计是改变的答案,但同时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在设计上已经做到鹤立鸡群的锤子,是否应该考虑下别的短板呢?

由 Smartian 驱动的软件体验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坚果的身上有一点细微的违和感,当时我有察觉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在把玩设计语言与其相似的 T2 一阵子之后,我恍然大悟:SOS 整个系统强烈的拟物风带来厚重的质感,而塑料的轻巧压不住这种厚重,使得软硬件体验割裂开来。这也是 T2 上手后感觉比坚果更一致更浑然一体的原因。SOS 的设计让很多使用其他厂牌产品的用户垂涎,而在伴随 T2 一同发布的锤子桌面推出后,有一些声音说「对 SOS 解毒了」的原因也正在于此。软件和硬件上的设计相统一,硬件没有比自家系统更契合的软件体验,而系统也没有比自家手机更优秀的硬件载体,就像世界上并不是没有比对方更优秀的人,但两个人的组合却是无可取代的默契,私以为这是产品设计要实现的最高目标。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Smartisan OS 2.5 的更新重点仍然是功能补强,基本的交互逻辑仍然是以点按为主。这样的操作方式对于初级消费者很容易理解和上手,但作为一个 Android 熟练用户,我还是期待 SOS 能够带来更丰富的交互手势。在 Smartisan OS 刚刚发布的时候,系统的各个组件和底层的耦合度很低,随便找个 ROM 包解压出来就能装在其他手机上。而在 Smartisan 2.0 之后,这种情况已经不再,显然 SOS 对系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以便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而 SOS 诸如桌面、通话、短信等组件也被做成独立应用,吸引更多的用户感受自家系统的魅力。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2015 年 10 月全球各版本 Android 份额,5.x 及以上已有四分之一

如果让我说 Smartisan 2.5 最重要的改变,我会选系统底层从 Android 4.4 迁到 5.1。单说原生系统,4.4 和 5.0 在表现上的差异就是带来了全新的 Material Design,由于 SOS 坚持了自己的交互风格,因此影响可以忽略;但在底层,全新的 ART 运行环境在 5.0 上强制启用,使得应用的性能表现获得了巨大的飞跃,这是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的。除此之外,还有产品策略的调整:Android 的碎片化始终是 Google 的头等大事,可以看到最新的统计数据,停留在 4.X 版本的产品比例仍然在 70% 以上。版本更新不仅带来了功能的增加,更多的还有诸如系统安全性的提高,而庞大的第三方厂商则让 Google 的管理力不从心。在 Android 5.0 中,Google 开始逐渐把系统的各个组件从底层脱离出来变成独立的应用,使得这些原本只能随系统升级而更新的组件可以直接通过应用商店获得版本更新,让其使用体验不再受限于老旧的系统底层。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叫做 Android System WebView 的组件。相比较 Chrome 和 Firefox 这样动辄三四十兆的庞然大物,很多轻量级的浏览器只有不到 2M,这个大小差不多是 Weico 一个皮肤的大小,怎么实现浏览功能的呢?其实他们并没有自带浏览器内核,而是直接调用系统中这个 WebView 的组件,在上面套上自己的一层皮肤实现功能。除了这些轻量级浏览器,很多应用都会在应用内部打开链接而无须跳转到外部浏览器,甚至有很多应用本身就是多个网页页面组成的(这样代码可以在 iOS 和 Android 平台复用,降低开发成本),这些都会用到系统的 WebView 组件,所以它的性能表现会影响相当多的第三方应用。以往这个组件必须要在 Android 版本升级的时候才能一同更新(因为是系统的一部分),而系统升级显然不能像应用更新那么频繁。在 Android 5.0 及之后的版本,这个组件被提出来变成了独立的应用,可以在应用软件中自动更新(Android 5.0 以上的手机打开应用管理就会看到啦,截至目前最新版本应该是 46.0.2490.76)。当然,除了这个独立的应用,系统内部还是有个陈旧版本的 WebView 保底的,万一部分同学手贱删了也没关系…… 据我所知,国内最先开始可以调用这个独立 WebView 的 ROM 应该是 Mokee(魔趣)。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Android 5.0 另外一个实用的特性之前介绍过啦,就是允许应用把自己的进程拆分,直接通过系统的多任务界面来管理自己的多个页面。比如你可以在微信中任意找个人(找不到的话文件传输助手也行,送上我的同情),在对话框中输入「//multiwebview」然后发送(不含两边的引号,发送后是没有任何提示的,只会清空对话框),然后杀掉后台重进微信,这时候浏览公众号页面的窗口和对话窗口就会分开来,如果在读文章的时候有人给你发消息可以直接点击多任务键切回聊天界面,不需要退出文章 - 查看消息 - 重新加载文章了。像 Chrome 这样的浏览器也是自动在 Android 5.0 以上版本中自动启用了这个功能。但是刚从 4.4 迁移过来的 SOS 的后台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这个特性,拆分后的多个页面直接消失在了后台管理器中,SOS 这些细节调整还需要加把劲呀。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还有一些不痛不痒的毛病,虽然并不会影响使用,但还是有点对不起 SOS 自己标榜的重视细节吧:比如在之前版本就被去掉了的、把 WIFI 接入点标记为热点进而进行流量控制的功能(对于出国租用无线路由的用户相当实用),由于 iOS 是没有的,所以 SOS 也是仍然没有;比如 Android 5.0 原生支持的 PAC 脚本自动设置代理功能,iOS 是有的,不知道为啥 SOS 也给去掉了……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再比如之前说过的,锤子的权限管理默认会给内置的第三方应用(比如高德地图)全部权限,要一个个改真的很烦(默认应该是一律「申请权限前询问」才对);再比如 SOS 2.5 新增了一大堆的第三方应用,大部分可以卸载但还有四个狗皮膏药(搜狗输入法、触宝输入法、有道词典、讯飞语音)不能卸载也不能停用,加上 AOSP 自带的输入法,SOS 中默认就有三个不能卸的输入法(而其他 ROM 的解决方案都是卸载到最后一个输入法的时候禁止停用 / 卸载避免用户没得用);最最让人记挂的就是「我们仍未见到那天发布会提到的信黑体」了,虽然 SOS 2.5 也顺势用上了 Android 5.1 自带的思源雅黑(大概?反正换掉华文黑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新增的一些功能,我觉得最实用的是锤子便签和微博合作的打赏功能。其实原理也不复杂,之前锤子便签是把文本内容变成图发一条微博,现在除了这条图片,微博文字中还会带着两个链接,一个是锤子便签的网页版,另一个就是相同内容发布在新浪微博长文章里的链接,而打赏功能就是长文章原本的打赏啦。如果你对于新浪自己的长微博编辑器有诸多不满,进化后的锤子便签相当值得尝试。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发布会上质疑的当前车载导航都难看又难用,我个人持半否定的态度。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对硬件的要求首先是稳定,其次才是好用:手机得以飞速发展,一来是人均需求量高,二来是换代速度快,才能满足新技术的第一时间应用。当你嫌弃汽车到了最近几年才有电容屏的中控导航,那么想一想它可能需要在你车上服役五年甚至十年,每年可能有一半时间是-10 度或 40 度的环境下工作,就会心生体恤。

除了少部分像特斯拉这样的激进派,大部分的车载系统还是以 7-10 寸显示屏+大量实体键为主。抛开硬件保养成本不谈,安全性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大原因。我的车在时速超过 10 公里后也会锁定大部分操作,只能调节空调、音乐广播和一些驾驶模式,而大部分还被允许使用功能的操作键,基本都在不用低头一抬手就能盲操作的位置。如果想要进行其它操作,只能停到路边才行。国外有明确的立法禁止在驾驶时使用手机(国内尚未从严处罚),目前的导航 app,也并不是为了让你在 80 公分开外进行操作的,所以它们可能看起来界面拥挤、按键狭小、层级过多,但恰恰是这些操作上的困难过滤掉了大部分试图边开车边用手机导航的危险行为。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锤子驾驶(及其它一些大按键驾驶模式)尽管开屏就提示请勿驾驶时使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甚至鼓励了部分原本会停下车来进行操作的消费者。原本车主可以凭身体记忆快速按到正确的按键,但是装在支架上的手机则会每次都要低头找寻多变的按键位置。而正是由于对操作安全的自信,在最关键的地址定位上 “锤子驾驶” 只提供了语音识别,当你想要定位在某个具体路段的门牌号上而迟迟不能成功定位时,我只能停下车来老老实实换一个导航。

假如你正在考虑买车的导航选择问题,我的建议是买个好配置。部分优秀的原厂导航即使在隧道等失去 GPS 信号的使用场景中,还可以根据自身车况来计算行程,这一点是第三方导航无法做到的。如果你不满足现有原厂方案的话,我的建议是用蓝牙连接外放,老老实实在启动前通过高德导航等来完成吧。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我把远程协助放在最后,是因为我相信在大部分粉丝心中,这是最能代表 Smartisan 品牌精神、也最触动人心的功能。发布会上的两个视频一个风趣一个感人,已经把这个功能的意义和用法说得很清楚了,我就只挑我觉得还没有做到极致的细节吧: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Q1. 远程协助功能并不是基于欢喜云帐号而是本机手机号。这个出发点可以理解,毕竟输入【本机】手机号,应用自动读取短信获取验证码的机制对父母这样的无基础用户比较友好。但问题是除此之外没有提供任何其他的方式(比如超过一定时间没有读取到有效验证码可以手动输入),这就导致如果父母手机的问题是停机的话,该功能就完全无法使用了,即使是身处家中有 WIFI 覆盖这种情景,而这个应用拿到的短信读取权限并不仅限于它自己的验证码哦。而这个功能的验证码是一个叫「掌淘科技」的第三方服务提供的,也就是说你的手机号会被锤子、远程协助的技术提供商领通科技、验证码服务商掌淘科技三方知道……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Q2. 这个功能仅限于用户对用户,也就是必须要由使用者进行自助,而很多时候,正在工作的孩子们可能没法抽出 10 分钟帮父母解决一个小问题。更麻烦的是,锤子的这个功能虽然基于一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但仅仅能够在锤子的产品上使用(锤子手机 to 锤子手机)。如果孩子用的是它牌产品,那么要使用这个功能必须要成对购买锤子手机…… 而且根据领通科技的官网介绍,这个功能是支持由客服中心端控制用户手机提供帮助的,但锤子却将其限制为仅手机对手机,也许是处于不同的产品策略考虑吧。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Q3. 根据领通科技的官网,使用该服务时,视频内容会经过领通科技的服务器,可能是我疏忽,除了「打开应用前需要被控者允许」之外,我没有听到这个视频流是怎样被加密和保护的…… 视频内容是否会在领通的服务器上留存呢?通讯过程能否得到加密保护?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个通讯器材,而是全面接管我们的数字生活和现实生活的接口了啊……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其他厂商是怎么做的呢?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a1. 魅族 M9 和 MX 上带有可以在局域网内使用的远程控制,使用情景还是相当有限的。技术上魅族当时的方案是基于开源的 VNC Viewer,所以是可以修改一下用于远程的。不过后来似乎就直接去掉,直到 2015 发布的旗舰新系列 PRO 5,其中内置的 mSupport,可以由客服远程控制用户手机进行问题解答,适用于几乎所有魅族和魅蓝手机。而在发布的时候魅族也反复强调了在进行远程通讯时会经过强加密来保护用户隐私安全,基于 Flyme 帐号 + 自家服务团队也是可以放心的。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a2. 华为在 EMUI 3.1 发布的时候,系统中内置了一个名为「亲情关怀」的应用。这个应用可以卸载或者独立安装,用户登录和建立连接是基于华为帐号的,并且可以在绑定手机后直接从通讯录中寻找需要连接的人。这个应用可以在非华为的手机上使用,也就是被控手机是华为产品,而控制端手机则可以是任意 Android 手机。根据我的测试,实际上也是可以控制小米手机的,但是由于小米采用实体键,导致没法进行导航操作…… 控制其他系统的时候则是显示黑屏,但进行语音通话和涂鸦的功能还是可以用的。据此猜测,MIUI 8 大概也要推出类似的远程控制功能了。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a3. 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是亚马逊在 2013 年推出的 Mayday,和魅族的 mSupport 一样是客服帮助用户的远程控制服务,因为是运行在平板上的所以会显示客服的视频哦。放个广告视频吧:

Amazon - Mayday (点击播放)

封面:讲故事的人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远程协助的视频让发布会现场很多人落泪,我也深受触动。其实这种表达手法在国外广告中非常常见,只不过在国内很难普及。受限于用户认知度,国内用户普遍对广告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无论广告的内容和形式是怎样的。这就使得为了达到宣传目的,广告商只能选择最粗鲁最直接的方式,比如「你的时间非常值钱」和「人人车~~~」。这也就导致能在甲方那里存活下来的广告,全都是烂广告,进而导致用户更加反感广告,恶性循环从此开始。很多用户觉得视频网站普遍在播放之前插 60 秒广告很缺德,但如果 油Tube 不使用任何去广告插件的话,每 5-10 分钟就会插一次广告,每一则短至 15s,长则两分钟以上。但是 油Tube 给了用户跳过的权利,一条广告播放 5s 之后就可以跳过(Google 还做了个 7 分钟的视频「引诱」用户点击跳过广告,视频在这: Android - Skip AD (点击播放)  ),这使得广告商们必须要想尽办法留住用户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广告的品质。

这其实是任何生态系统的隐喻:当环境允许差异化、允许多样性存在的时候,为了生存,每种生物都会努力做得更好;但当环境不接受任何特异性存在时,创新和改变的可能性也就被扼杀了。2015 年的手机行业简直杀红了眼,千元机们不断下探价格底线,同时产品性能却要随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提高,除了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大厂,国产厂商真的是在赔本赚吆喝,并且还在相互比谁吆喝得更惨。在尝试迎合市场趋势做出坚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之后,T2 以更加骄傲和凛然的姿态诞生于年末,开启了锤子的新一年。凭良心说,T2 的硬件配置和小米 4c 高配版相差无几,而后者仅有前者一半多的价格。但 T2 在设计上带来的探索和尝试的意义,一点都不亚于小米在性价比上的挣扎和努力。蜂鸟相比雀鹰脆弱得多,但谁说蜂鸟就不该存在呢。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而对于锤子自己,也有很多需要反思。手机不是艺术创作可以随心所欲,它的本质是工具,就必须要可以被理解、可以被接受;品牌固然需要辨识度和差异化,但过多聚焦个人表达则会丧失通用性,变成自嗨和自娱。对比 T1,T2 在商业思维上的进步有目共睹,比如包装盒。T1 的包装盒华丽厚重,但除了不环保、浪费仓储和物流资源,对消费者来说更是一个累赘(记得买椟还珠的故事吗)。T2 吸取了这个教训,包装变得十分干练精简,并且和坚果通用(除了手机托架和说明书,两者的充电头、数据线、绕线器等配件以及包装盒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印刷一黑一白),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这是作为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很多人只看见 Ivy 的设计鬼才和乔布斯的睿智决断,但如果不是 Tim Cock 把 Apple 的仓储周转期从三星期缩短到 2 天,一代代 iPhone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也永远只能是精美的广告和宣传图。

对于全金属机身的信号问题,苹果在坚持 Unibody(一体化)设计的同时做出了真正可能的探索:一种特殊的、可以让电磁波穿透的金属材质,并且在日前拿到了专利;关于 T2 的白色版,没有的原因很可能是白色涂料在金属上的固着问题仍然没有妥善解决,而目前为止真正让人满意的白色(而非银色)金属手机,恐怕是昙花一眼的白色 MX4。下一代的 T 系列产品已经在开发中,也许不断进步着的技术产业,能实现锤子真正的完美设计吧。哦对了,真正被「国产厂商」忽视的群体,其实是几乎没有声量的视障群体。不知道全新的 Smartisan OS 3.0 会不会照顾到他们呢?

评测:Smartisan T2 沉默的温柔

这次发布会,很罕见的不是相声专场。儒雅羞涩的朱萧木老师(啊啊啊啊啊好可爱啊啊啊啊啊)和合作伙伴轮番登场分享了狂热粉丝们的目光。在略有遗憾的同时,我也乐见锤子科技展现出的更大胸怀。离开发布会现场后,在北京浓重的雾霾里,看着三三两两仍在热烈讨论的粉丝们,我感觉到了北方少见的温柔;无论是台上不再尖酸刻薄的演讲者,还是台下用眼泪代替呼嚎的观众,都给这个难熬的冬天多了一些暖意。锤子科技用坚硬和冰冷的金属和玻璃,做出了一款温润柔和的产品;在其内部,他们用毫无情感的代码堆叠出对人性最善意的款待。也许这样的硬汉柔情,就是工匠和他们的朋友们不善言辞的温柔吧。

来自: 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