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懂产品的程序员

jopen 12年前

大概六年前,我在一家名为“抓虾”的在线 RSS 阅读网站工作(如果你不清楚 RSS 阅读网站是什么,可以参考 Google Reader)。同为 RSS 阅读器,抓虾的未读数是精确的数字,明确告诉用户“你还有 2456 篇文章没读过”,Google Reader 则显示为 10+、100+ 等形式,告诉用户“我还有一千多篇文章没读过”。表面看来,这只是一种差异,但产品人员提出 10+、100+ 的形式更好,原因我如今记不太清楚了,似乎是这样给用户的心理压力更小,如果数字比较大,用户不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值,所以阅读体验更好。虽然广大程序员并不认同,因为分工不同,还是完成了这个功能。“可想而知”的是,这个功能上线之后并没有带来正面的用户反馈。不过更好玩的是,过了一周,Google Reader 的未读数竟然改成了精确数字!

  前几周,我在 推ter 上说起这个故事,本来只是凑兴当个玩笑,大家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大都是对产品经理一边倒的负面评价。我又想起在自己的一个朋友,他在某个以产品经理文化著名的大公司做开发,谈到理想的工作,他的要求就是“找个产品经理少的地方”。这样看来,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矛盾,是普遍而且深刻的。

  按常理推断,如果合作双方处于这种别扭的状态,就无法得出满意的结果。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别扭的状态呢?在我看来,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工作的割裂:在很多公司里,程序员和产品经理是“铁路公安各管一段”,程序员只管实施,根本不关心也不用关心产品给谁用,怎么用;而产品经理只管规划,根本不关心技术上能不能实现,实现代价多大。程序员就像瞎子,只会走路不会看路;产品经理就像跛子,只会看路不会走路。所谓分工协作,就是跛子指挥瞎子,大家一起逃命。但产品是个有机的整体,而“逃命”只是个简单的、目的明确的短期行为,跛子-瞎子这种的配合,即便真能逃命,也不适合做产品。

  退一步说,即使产品真的像逃命那么简单,跛子只管跑路,跛子只管指挥,就能顺利逃命?就能每次都顺利逃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在真实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瞎子-跛子的组合,经历过几次失败,往往大家都会不甘心,要越界工作,于是瞎子也会去离开,跛子也会勉强走几步——程序员踢开产品经理或者阳奉阴违,产品经理挽起袖子亲自写代码。这样的事情,不是也常有发生吗?

  据我观察,要想真正做出好的产品,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对于最终目标的认识必须相当一致,而且必须打破“井水不犯河水”的分工局面。换句话说:在最终目标认识一致的前提下,产品经理必须有技术思维,必须了解哪些能实现,哪些不能实现,怎样实现起来困难,怎样实现起来容易;程序员也必须有产品思维,能超越单纯的实现,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工作。因为我自己有较多程序员方面的经验和思考,所以下面只讲解程序员应当具有的产品意识。

  程序员具有产品意识,是非常有益而且非常必要的,原因至少有三条。

  第一,优秀的产品经理是非常少的。我认为,当产品经理既需要天赋,也需要训练,他起码应当具备严密的思维,在产品尚未开发出来之前,可以在大脑里全面地推敲;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将关于产品的设想和规划准确传达给相关各方;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以便客观判断用户的反馈;如果再加上一点技术背景,就更好了。不幸的是,目前这样的产品经理少之又少,相当部分的产品经理都是拍脑袋派(我想到了,这个应该这么办)、唯上派(不管有没有道理,这是老板的要求),甚至就干脆就是“功能经理”。如果程序员没有产品意识,又不幸与这样的产品经理搭配工作,结果往往稀里糊涂就掉到坑里,更重要的是,连反思提高的余地都没有。

  第二,产品经理是不能面面俱到的。一款产品必然有许多个层面和方面,最终都是由程序员(开发人员)一点点完成的,产品经理即便涉及了实现过程,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处处负责。而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是全方位的,许多细节可能产品经理注意不到、想不到,用户却可能非常在意。如果负责实现的工程师在这些方面多一点思考,通常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甚至更重要的作用。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讲解亚马逊显示分类菜单比其它网站更迅速的原理,这个改进就是工程师思考的结果。

  第三,开发工作其实是更广义的“产品”的一部分。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开发,局限于好的开发却不能保证有好的产品。这里不妨对大家都熟悉“三个工匠”的故事做个变通:城市由设计师规划,工匠只负责砌砖,但是只甘心于自己干活对外不闻不问的工匠,与知道“这是美丽城市一部分”而思考的工匠相比,后者营造出美丽城市的可能性显然更高,工作所创造的价值也更大。

  所以,如果程序员想做出一款用户满意的产品,与其期待遇到巨细靡遗的靠谱的产品经理,还不如培养自己的产品意识,超越单纯的实现去思考问题。而且产品意识培养起来并不难,除了正规阅读学习产品方面的资料,平时哪怕多思考“谁会在什么情况下怎么使用我的产品”,都会有不小的进步。这样的例子,我就亲身经历过。

  那其实是个很小的项目——在仓库的分捡流水线上,操作员必须复核确认每个包裹的重量。在业务量不大的时侯,可以将每天的工作结果保存到一张 Excel 表格即可。业务增长之后这种方式显然不行,需要有自动化的软件来协助操作员。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 GUI 程序,用户登录、读取包裹信息、确认核重信息都已经有对应的 API,条码扫描枪和电子秤的数据读取也有现成的接口,要做的只是将它们关联起来即可。但是负责开发的程序员在程序之外,还着重考虑了好几个问题:

  • 怎样确认复核的重量是准确的?电子称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称量,所以需要多次采样才能确认最终重量,而且这个“多次”是可以设置的。
  • 怎样通知操作员重量已经确认?最初想法是让操作员观察软件上的数值稳定下来,后来改为用颜色标注,未稳定之前以红色显示,稳定之后以绿色显示。更进一步的想法是加以声音通知。
  • 不同电子秤的误差如何处理?答案是在软件的设置里新增“校正”的选项,这样即便电子秤自身暂时无法校正,软件也可以进行校正。
  • 如果数据交互时网络通讯失败怎么办?答案是可以同步或异步交互,通讯失败的结果可以先暂存在本地,稍后重新上传。

  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产品方面的问题。但不依赖产品经理,积极思考的程序员自己就可以解决。而且最终结果是,这个完全由程序员开发的软件得到了用户(操作员)的认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日后的修改只是增加新的功能,应用方面完全不必改动。我相信,开发这个软件的程序员,以后无论是单干还是与产品经理配合,能取得成就的机会都要比没有产品意识的程序员更大。

  我有个做金融的朋友,从小参加过不少信息奥赛培训,业余也写给自己写过不少小程序。有一天他问我:“你说程序员的工作有那么高级吗?不就是写写代码?我也会不少语言,我也写过不少程序,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说:“那么,你有没有写过给别人用的程序呢?”。他想了一会儿说:“好吧,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