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持续输血共享单车 行业垄断面临破局
jopen 7年前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资本持续输血共享单车 行业垄断面临破局"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30e1356a8a628a62338d66ea2e86cebc.jpg" /></p> <p>分析人士称,共享单车重模式降低了推广速度,不同城市能容纳不同的品牌,像滴滴那种垄断市场的格局,很难被复制。</p> <p>共享单车在今年成为不折不扣的风口,资本的热情依然不减。</p> <p>4 月 17 日,共享单车平台 Hellobike(哈罗单车)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Hellobike 联合创始人兼 COO 韩美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这一轮融资由成为资本领投,老股东跟投。“这笔资金将用于车辆生产研发和扩展运营版图。主要是加强供应链建设,同时引进更多的人才。”</p> <p>就在三个月前,Hellobike 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 GGV 纪源资本领投,磐谷创投跟投。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轮融资金额大约在 4 亿元左右。</p> <p>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国内共享单车市场有 30 多家资本入局,整体融资总额已超 7 亿美元。1 月 4 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 2.15 亿美元D轮融资,3 月 1 日,ofo 宣布完成D轮 4.5 亿美元融资。另一家公司小蓝单车也在近日完成了 4 亿元的A轮融资。</p> <p>不过,摩拜与 ofo 两家公司已经占据了市场近九成的份额,留给后来者的空间并不多。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共享单车属于重资产和运营的行业,公司规模越大,面临的压力和维护成本也越高,因此很难说某一家能垄断整个市场。</p> <p><strong>二线城市成突破口</strong></p> <p>为了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三公里”难题,共享单车行业已经涌入了 30 多个玩家。</p> <p>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 年至 2016 年,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实现了从 245 万到 1886 万巨大增幅。该机构预测,2017 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年底或达 5000 万用户规模。</p> <p>尽管摩拜和 ofo 的小橙车和小黄车刷爆了一线城市的街头,但是依然有小蓝单车、小鸣单车、Hellobike 等后来者入局。与两家巨头深耕北上广不同,第二梯队的这些公司将二三线城市作为了突破口。</p> <p>韩美向记者透露,不过半年时间,Hellobike 已经覆盖了杭州、福州、宁波等十六座城市,投放量达到 70 万台,日均订单量 320 万单,仅在杭州一地,该公司便投放了 10 万辆单车,占据了杭州市场近 75% 的份额。“中国这个市场足够大,我们认为还远远没有到饱和的阶段,也没有一家平台能够独吞这个市场。至少我们依靠精细化运营的思路,在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了盈利。”</p> <p>她预计,Hellobike 今年会扩张到约 95 到 110 座城市。“竞争的关键在于单车投放量,这需要资本的支持。另外,运营效率也是核心的竞争力,拼的还是谁能率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谁能让用户第一时间用上车。”</p> <p>尽管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Hellobike、小鸣单车想要在北上广等城市,与巨头展开竞争并非易事。据悉,目前上海市的共享单车投放量共约 45 万辆,仅 ofo 一家便计划在今年继续投放 28 万辆。据悉,上海市政府拟出台政策,禁止共享单车在上海市进行投放。但是,在共享单车行业人士看来,市场依然是一片蓝海,并没有达到饱和。</p> <p><strong>出行平台路径迥异</strong></p> <p>市场极速发展的同时,也乱象横生。</p> <p>日前,卡拉单车仅仅在正式运营十几天后,就宣布两次投放的 667 辆单车丢了 510 辆,丢失率达 76.5%,投资方因此撤资,创始人林斌不得不暂停卡拉单车的运营。无独有偶,因为未能安装 GPS 定位系统,ofo 单车的丢失率也极高。</p> <p>而资本市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3 月 24 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正式披露了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该公司是共享单车平台永安行的运营方。</p> <p>招股书中透露,永安行将终止与蚂蚁金服和深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合作,并签订终止协议。永安行目前单车累计投放量仅为 5 万,每辆自行车的成本价格为 140 元。尽管车辆投入不断增多,但共享单车营收数据却不尽如人意。其 2016 年用户付费共享单车业务收入为 36.83 万元,在公司整体营收中仅占到 0.05%。</p> <p>业内人士分析,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前景不明朗、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等可能是永安行临时“踩刹车”的原因。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马继华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共享单车重模式降低了推广速度,不同城市能容纳不同的品牌,像滴滴那种垄断市场的格局,很难被复制。</p> <p>“共享单车能获取流量,也有流水,而且盈利模式也清晰,包括用户付费、广告、沉淀资金收益。它也不需要像网约车一样疯狂烧钱去获取用户。小平台在本地运营,完全能活下去,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那些实力不足,盲目扩张的平台则很有可能会死掉。”</p> <p>来自: 21世纪经济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