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沙滩点点坑:鲶鱼和团队有关系吗?

jopen 9年前

雨打沙滩点点坑:鲶鱼和团队有关系吗?

文/雨打沙滩点点坑

上周写了篇文章《团队是团队,鲶鱼是鲶鱼》,针对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yurii-says)的一篇文章《你的团队有几条鲶鱼》提出了一些我的不同看法。也看到了余晟老师的一篇回应文章《再论团队与鲶鱼》。

本来想在公众号先写一个系列的文章,献给我刚刚出生的女儿。但是在这个当口,不回应一下余晟老师是不礼貌的。尤其是是他本人也欢迎大家对于他的文章发表评论。还尤其我也是他的公众号的读者。

虽然余晟老师不知道诸如微信公众号阅读原文的这个链接是可以随意编辑并指向任何你想指向的网页的,但是这些都是些细枝末节,一点也不影响我对于余晟老师很多文章及其观点发自内心的欣赏。比如《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比如 《真正读书的人,不需要推荐书》 比如 ... 总之有兴趣的人自己订阅去看咯.

但是欣赏余晟老师的文章并不代表会欣赏他全部的观点,比如《你的团队有几条鲶鱼》一文的观点,我认为是很糟糕的。为什么呢?这篇文章我会详细的 讲一讲。同时,因为这是一篇回应文章,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成熟的睿智的有着不俗品味和宽广视野的程序员,我准备写的严肃一点,很正经的讨论关于团队管 理这个话题,我想这也是对余晟老师最大的尊重。

首先我需要向余晟老师郑重的致。因为我在《团队是团队,鲶鱼是鲶鱼》这篇文章中,对他的观点做了断章取义,而断章取义是一个很可耻的行文。余晟老师的原话是:

.. 更何况,许多程序员自己是闷瓜型,并不代表他希望呆在一个闷瓜型的团队中工作 ..

我便断言道 (虽然这个观点我想余晟老师心中也会是赞同的)

余晟认为许多程序员是闷瓜!

但是他原文的重点显然是 “即使是闷瓜,也不愿意呆在一个闷瓜型的团队里”。 这个观点自然是没有什么错的,而我偏离了他的重点,做了可耻的断章取义,这个是我断然不能原谅自己的,绝对不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所以必须郑重致歉,也请余晟老师能够接受我诚挚的歉意。

同时,也请余晟老师理解,作为一个老程序员,我见过太多虽然话不多,但是有非常丰富的内心的程序员。简单的一个“闷瓜”作为标签,我认为是对他 们的侮辱。事实上,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很讨厌标签,虽然大家(包括我)都不时的在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比如我说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没办法,唉,人就 是这么复杂的动物,呵呵。

不管怎样,关于闷瓜这个话题,显然不是我和余晟老师争论的重点,所以本文余下的部分就不再提及了。

其次,我需要重新澄清一下我的观点,我的观点是:

1. 对于技术上不思进取的团队,如果要想让这个团队技术上思进取,唯一的办法是:换老大

2. 对于沟通沉闷的团队,如果要想让这个团队沟通起来明快爽利,唯一的办法是:换老大

3. 团队成员生活是否不单调,是自己的事情,和其他人没半毛钱关系。(当然,这个似乎也不是我们争论的焦点,我在本文余下的部分,也不提及了)

通过上面三句话,可以看出,我虽然认为 换老大 是解决团队沉闷且不思进取的唯一办法,

但是,请注意:

我并没有说,换老大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也没有说,换老大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真正的意思显然应该是

如果团队还是松松垮垮,效率低下;

并且团队的老大束手无策;

那么换老大虽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但是不换一定解决不了问题。

唉,真没办法,有些人,必须要把话说的很明白才能停止曲解你的意思(我不是说余晟老师,我是说那些没脑子的二货)

虽然做了一点澄清,但是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成熟的睿智的有着不俗品味和宽广视野的程序员,这显然还不够,为了确保不产生歧义,我不得不稍微深入且系统的再阐述一下我观点,或者说,我的"团队观" :

决定一个技术团队状态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

1. 是不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 工作方法够不够聪明

3. 是良币驱逐劣币,还是劣币驱逐良币

4. 受到多大的非工作因素的打扰

这四个因素重要程度依次递减。

即,如果你们用着聪明的方法,但是做了一件大家都觉得很没意义的事情,团队的士气是不会高涨的。

当然,“是不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这个话题展开讲就大了,很多人为此写了书。

比如前段时间很热的 《从 0 到1》实际上就是专门讲“1. 到底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一本《创业维艰》主要说的是2,3,4。

因此如果有人告诉我它卖的不如《从 0 到1》好,我一点也不意外。

无论如何,团队老大的首要职责就确保:

1. 让大家相信你们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 并且你们的做法很聪明

3. 团队的状况是良币驱逐劣币

4. 同时非工作因素的很少能打扰到团队成员

而这四件事情其实是很难通过引进所谓的“鲶鱼”而发生改变的。

作为一个团队的老大,如果团队光彩夺目,即使你再低调并且谦逊,这笔功劳总会记在你的头上。微信张小龙行事这么低调,但是作为普通大众,微信做的这么成功,团队除了他的名字,你们还能叫的上谁?

同样,一个技术团队,技术选型,人员配置,奖惩制度,进度安排都需要老大点头。如果这个团队低效缓慢,沉闷又不思进取,那么导致这个局面的,难道不是这个团队老大造成的吗?

这些问题能通过引进“鲶鱼”得到改善吗?

因此,如果你朋友的公司团队真的出现了问题,建议引入鲶鱼,实际上只是一剂安慰剂,不会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还把这个安慰剂拿出来贩卖,那就很不 妙了。这也是我认为余晟老师的观点的糟糕之处。实际上,余晟老师应该和朋友依次检讨这四个方面,看看哪里出了问题,如果能解决,团队的状况自然会变好。如 果不能解决,死也死个明白不是?

(如果有团队老大说,又不关我的事,是我上面的领导定的。那么,你们团队的老大实际上是你那个领导。而你,不过是个传话的。)

下面不是针对于余晟老师的文章,纯粹是我自己多年来工作的一些感想:

团队是由每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构成的。他们都有自己喜怒哀乐,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理想,自己高潮低谷你不能把他们当做机器,而且都脑门上贴着出厂参数。

每个人虽然各司其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每个人都要与他人沟通,这一点,大家都是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是不会有一个职位专门留给所谓的 “鲶鱼” 的。程序员鼓励师毕竟只是个传说。

一个团队就像一组人在扛一个巨大的圆木,无论是一线公司的高管团队,还是初创公司的小型项目组,大家都会感谢那些替自己多分担一些压力的人。

如果有人从圆木下钻出来,面对大家喊,加油加油,然后象征性的手托了那么几下,同时分掉大家扛木头赚的钱,只会让人觉得讨厌。这又不是在赛龙舟。

我们因为一些机缘形成一个团队,几年后各奔东西,留下一些回忆,仅此而已。

凑巧有些人因为年轻,从而经验不如自己,如果他不讨厌,你可以将你的所学分享给他,说不定因此他能少走点弯路,这和在走廊里给同事递根烟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

凑巧有些人在某些领域经验丰富,如果他不讨厌,你可以向他请教几个你疑惑已久的问题(如果你有的话),说不定因此你能少走点弯路

这和在走廊里问同事:哎,有烟吗?来一根。 一个道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团队老大不是在”带"团队,他实际上是整个团队的守护者,守护着团队的目标,工作流程,奖惩制度,将讨厌的人开除出去,将能分担更多重量的人请进来,而这些都是与每个成员的每一天如何度过密切相关的。

这就是是他的工作,仅此而已。

如果他能做好这份工作,他的团队必然会欣欣向荣。如果他做不好这份工作,我想他能为团队唯一能做的最后的事情,就是离开。如果他连这个觉悟都没有,失去这份工作,对他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当然,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就是错的,上面所有的都没有意义。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