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对话 Lily 创始人:抛起一个价值百万的白日梦
Antoine 和 Henry 从来没想过,当他们将自己一手打造的无人机抛向天空,这个个头不大、无需人工操控的机器人可以飞得如此之“高”,甚至吸引到了大洋彼岸的注意力。
不用操作平台,只需像小时候玩纸飞机一样把它轻轻抛向空中,它会自己保持平衡并且在半空中徘徊,然后依运动状况自动调节拍照模式,成为一个“会飞的相机”,这就是一夜爆红的 Lily Camera。
时间快速倒转回至 2013 年 5 月,刚从伯克利大学毕业的 Antoine 与家人出门度假。当他坐在车子里翻看旅途留影时,发现他母亲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张照片上。
Lily 诞生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两个好汉三个帮
起初,Antoine 希望用软件来解决自动拍摄的问题。项目启动的前六个月,Antoine 和大学同学 Henry 合作开发了自动拍摄软件,Henry 在技术开发层面功不可没。这位 8 岁就开始学习编程的天才,经过伯克利的专业训练后成为了电脑视觉、机器人工程领域的专家,主导了前六个月的软件开发工作。
六个月后,拿着初具雏形的成果和自动拍摄的理念,Antoine 找款产品来实现他们的理念时,发现市场上没有一款飞行器能够达到要求。幸运的是,理念和软件虽没找到载体,却为 Lily 融到了一百万美元。于是两个创始人一番合计,决定招几个顶尖人才来自主开发硬件,从零开始做一款好用的 照相机 。
没资源、没背景,空凭两个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和满腔的激情,他们用地毯式搜索开始了寻觅人才的漫长工程。
我发了一万封邮件给所有能想到的地方,于是我的 Gmail 账号被封了。不过这么一番筛选下来,我们的目标范围逐渐缩小到了几千个、几百个,直至最后锁定那几个人。
虽然过程如此漫长,但 Antoine 在选择人才时毫不含糊。在与意向员工取得联系、双方初步认可之后,Lily 会给意向员工一个“实习项目”,在证明能力之后再委以重任。
首先加入的是硬件工程师 Robb,双方通过一些零星的小项目合作相识。前几次顺利的合作建立了相互的了解和信任,Lily 便把越来越多的任务抛给他 ,他又用出色的表现回报了团队的信任。
视觉工程师 Nghia 博士来自澳大利亚,Antoine 在一个著名的 OpenCV 社区上找到他之后,Nghia 在为期一周的“实习项目”中证明了自己实力——当周工作成果超过了同期整个团队的完成情况。
另一位来自 Georgia Tech 的博士 Rowland 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控制方面提出了许多大胆的想法,并且把许多问题消灭于无形中。总而言之,对 Lily 团队而言,这三个火枪手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展示你的绝活”,是 Antoine 的用人标准。与专业能力同样重要的是对产品理念的热爱,只有认可并疯狂爱上 Lily 这个想法,才能成为 Lily 的一份子。
几名天才成员的加入让 Lily 的技术实力鸟枪换炮,软硬结合的团队迅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 Lily 不断前进。此时,原本与 Henry 一起事事操心的 Antoine 也逐渐转变成管理者,不再从事软件工作,开始负责为 Lily 制定发展战略以及寻找投资。
价值百万的白日梦
融资对于任何创业者,都是一件看似风光、艰辛自知的事情。好的投资人好比一个“兼职合伙人”,不但能提供初创公司亟需的资本,也能给予团队商业方面的指导。在投资人的帮助下,Lily 学会了如何控制公司发展节奏,以及如何描绘 Lily 的商业故事。当然,投资人不是万能的大师,核心的问题只能靠他们自己。
正如所有科技公司一样,没有人能为你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你全身心投入在你的科技上,因此没有人能比你更了解。
投资过 MakerBot 和 Pinterest 纽约潜力股风投大牛——Shana Fisher 对 Lily 团队评价很高,她说:“在极其有限的资源下,这个团队全靠自己从零开始打造了一切。” 做一款自动飞行的照相机来给家人拍合影的“狂想”,Fisher 等几位投资人买账了。
在那笔 100 万美元的投资之前,Lily 谈过的大部分人投资人压根儿不感兴趣,他们说““你们毫无经验,这个根本行不通”。而初生牛犊胆气豪,Antoine 非但不认为缺乏经验是弱点,反而认为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白日梦很轻松,想法很廉价,而我们就是一群狂想家。
是的,我们什么都不懂。但正是这种无知,让我们实现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并成就了今天的 Lily。如果我们当时懂的更多,可能根本不会开始。
当问及预售情况时,电话那头传来了爽朗的笑声。数字自然不便透露,但从笑声听来应该是远远超过团队预期的。Antoine 提到,美国如期排在第一名,来自欧洲市场的也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任何广告和 PR 的情况下,来自中国的订单也相当可观。暴增的订单带来了生产的压力,现在公司的第一要务就是生产、生产、生产,力争在承诺时间内向支持者发货。
50 个原型机背后的质疑与回应
从项目开始至今,Antoine 已记不清 Lily 有过多少个版本的迭代:“至少50 个吧。”以 50 个计算,相当于成立以来平均每 20 多天更新一代。3D 打印技术使这种快速迭代成为可能,但这种频率更加能体现 Lily 的开发思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几十次的更新换代,许多功能来了又走,最后的产品就是今天的 Lily。
手抛起飞、掌上降落、自动跟随——这些功能都很酷,但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各科技媒体在 Lily 放出视频后提出了一些质疑,Antoine 对媒体和网友最常问及的三点作出了回应:
- #没有避障功能(obstacle avoiding)# Lily 没有添加这个功能,我也不相信谁可以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提供此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在完善后才会考虑添加到新产品上。
- #20 分钟的续航# 20 分钟,对于一台无人机来说很不错;对于一台相机来说却不够好。目前能做到的是让 Lily 充分利用这 20 分钟来产生高质量内容。假设你在海上冲浪,正在等待浪来,只需在浪来的前几秒把它扔到水里,然后让它干自己的活。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缩短充电时间。
- #手抛起飞/手掌降落的安全性# 我们致力于打造世界上最安全的飞行相机,Lily 实际使用中也比人工操控的飞行器安全得多。现版本 Lily 的试飞中从来没有发生过坠机事件,我们相信用户收货后也会证明这点。目前的软件设定下,如果你走的太快或者离 Lily 太远,遥控器会震动提示;如果你不回到操作范围内,Lily 就会给你手机发送定位信息;如果你继续无视提醒,它就会自行降落。
让“飞”成为相机的基本功能
Antoine 并没有把公司当成一家无人机的公司。
我们的产品有个新的使命,它不是 DJI,也不是 GoPro。它就是一个相机,碰巧选择了飞行作为拍照的方式,又刚好有无人机这种机器来实现飞行。
Lily 的产品理念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怎样打造一个好相机?” 团队希望通过 Lily 重新定义相机,创造拍照方式的新潮流,让飞行成为相机的基本功能。Antoine 反复强调 Lily 是“会飞的相机”,而不是“能拍照的无人机”,这是 Lily 与其他公司最大的区别。
尽管 Antoine 信心满满,甚至带有一丝年少的轻狂,丝毫不影响团队在产品层面上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们希望下一代 Lily 变得更便携,以适应包括室内的所有场合;也希望续航可以更长,让用户不必在出游时费心找插座;还有一款开发中的 app,能让高级玩家拍出更具个人色彩的大片。
当我看到妈妈不在照片里,我想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想开发一款无人机。无人机本身对我们毫无意义,只当这种设备能实现飞行拍照时,它才对我们有意义。
Antoine 说,一开始,他只想做一个“友好而亲切”的机器人,拥有机器的外表和温情的内心,就像电影 Wall-E 中的 Eva 一样。而今天,Lily 希望让不会飞的相机成为过时的产品。
图片、视频来自 Lily 、 BerkeleyByte
</div> 原文 http://www.ifanr.com/5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