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运营湾区日报学到的10条经验教训

jopen 9年前

2015 年是很有意思的一年。在湾区日报这个 side project 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赶个时髦,写一下 listicle 总结一下,希望对其他也在运营博客、个人网站的 maker 们有所帮助。

1. 得考虑不同分发渠道的特点。湾区日报有将近 10 个不同渠道(如微博、微信、推ter、FB 等)推送每天的 5 篇文章,每个渠道特点鲜明,one size doesn’t fit all。比如微信是聊天工具,可以推送短消息给用户;而微博不是聊天工具,如果推送短消息给用户,用户会很反感;微信的图文页面看着很漂亮,但由于腾讯的 限制,不能放链接,所以对于湾区日报这种分享链接的形式不太适用。

2. 一个用户在功能上提了建议,不要立刻实现。比如有用户是左撇子,他就希望在 App 里增加对左撇子有利的手势;有用户嫌 App 里字体太大,而有的嫌字体太小。如果开发者不加思考,一味讨好个别读者而去实现他们极其小众的功能,那必然要得罪更多的其他读者。如果某个功能真是刚需, 会有多个用户不断来信,到时候再做也不迟。

3. 中国的墙与网速比较麻烦,有些读者分不清『被墙』与『自己网速慢』的区别。往往会有读者在微博留言或者来信说链接打不开。不过好在湾区日报的读者群体普遍是 IT 人士,是懂得KX上网并具有使用电脑的基本常识的,所以这类分不清『被墙』与『自己网速慢』的读者数量不会太多。

4. 在互联网上,你结交 1 万个朋友的同时,难免要树立1、2 个敌人。有些人就是充满负能量,善于抬 杠,为了反对而反对。湾区日报比较容易被攻击的点是:1. 凡是中美两国对比,稍有说中国不好的,必定有人开骂;2. 凡是说某公司不好的,必定有该公司(一般是年轻的刚工作不久的热爱公司的)员工出来开骂。当然,我分享的文章『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同一家公司,有的文 章表扬,有的文章批评,目的在于让读者们从多个不同角度看问题。任何文章都不可能 100% 正确,但总有一些观点能让你耳目一新学到东西的。湾区日报只是分享科技创业文章的平台而已,还不用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那么其他涉及政治的媒体、口无遮 拦针砭时弊的大V们每天要接受的谩骂与人身攻击就更多了 — 匿名的互联网就是这样,习惯就好。

5. 快速上线并且快速迭代是很有好处的。湾区日报网站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写到上线,用了不到一天;App 从不会 Swift 到上线用了两天四夜。第一个版本肯定是非常糟糕的,这就给了自己动力去不断迭代,不断改进。快速上线也避免了拖延症,不然旷日持久的开发而迟迟不上线,最 终可能永远都不会上线了。前期在运维工具上的时间投资是很有必要的,为以后的快速迭代、快速部署代码打下良好基础 — 如果部署代码是轻松愉快的,你就乐 于开发新功能、立刻上线、不断改进,一个良性循环。

6. 以开放的姿态运营湾区日报,读者们普遍是买账的。有错别字、误解了文章的意思,要及时更正并向读者们 道歉,免得误导别人。写博客解释如何运营湾区日报,公开相关数据,这让读者们意识到湾区日报背后其实是一个有血有肉、不完美、经常犯错误、但跟大家一样不 断在学习并提高自己的普通人。 湾区日报不是一个公司或创业项目,而且只有我一个人做,所以我能以开放的姿态来运营;如果这是一个公司,我还会这么开诚布公吗?很难说。

7. 专注一件事情就够了,千万不要分心去做 5 篇文章以外的功能、分心去理会各种合作请求。比如在功能 上,我曾经加过一个叫『碎片知识』的页面,花了时间去做而没什么人看,最后下线了。至于一些公司或个人(大V)发信过来要进行合作的,现在我的策略是一律 不回复。每天 5 篇文章的事情就已经占据了我一大部分的个人时间,实在无法再分配更多时间给湾区日报这个 side project 了 — 年龄越大越觉得时间的宝贵,这点在年轻的时候很难理解的(尽管常常说时间就是金钱,但很少人认为自己或他人的时间是值钱的)。

8. 客服很重要,也很花时间,但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与写详尽的 FAQ 能大大减少手动回复信息的量。 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是谁?每个人的回答都会是『自己』,每个人都某种程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作为用户,你报告了一个 bug、提了个建议、请求了一个新功能,当然你希望得到对方开发人员的重视,全心全意为你服务。这我可以理解。所以我也尽量回复用户的来信(但实在太忙, 没法每封都回)。通过微博与微信的个人消息关键词自动回复,可以省去我回答一些常见问题。而花时间去写 FAQ 页面,也能让初次接触湾区日报的读者多了解一些湾区日报(而不会问一些常见问题)。

9. 尽可能自动化。同一道命题作文,不同的人能写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质量的文章。运营这种推荐文章的个 人博客,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小编与一个工程师的眼光与手段肯定是不同的。『懒惰』是一个工程师应有的天性,让代码来为自己干活。湾区日报最大的瓶颈是我自 己,如果我厌倦了做推荐文章这件事(每天 1 到 3 小时),那这个博客就经营不下去了。自动化繁琐的操作可以一定程度消除我厌倦的情绪。

10. 内容为王,读者们对优质内容的渴求远大于对好的用户体验的要求。我不懂设计,所以网站与 App 的界面都很丑。甚至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在微博或微信上只发 wanqu.co 的链接,所以读者们得两次点击(点进 wanqu.co 页面然后再点原链接)才能读到英文原文。尽管有这些障碍,仍然积累了不少忠实读者(用一个朋友的话讲,这是真爱啊 ~)。我想,如果反过来,湾区日报有美轮美奂的界面而很低劣的内容,还会不会有人看?当然,优质内容其实也是仁者见仁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价 值观都是不同的,不可能让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同时喜欢并认可同一个东西。所以湾区日报不能为讨好每个人而做优化,只能针对与我比较类似的读者们(一般是 Makers)。

你们是怎么想的?

来自: wanqu.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