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那么多牛人 为什么却做不好IE浏览器?

jopen 10年前

微软那么多牛人 为什么却做不好IE浏览器?

        微软那么多牛人,为什么却做不好 IE 浏览器?

        技术层面上,要向前兼容,又要满足标准,在原先一个臃肿的代码库上做是非常难的,如果重新写一个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浏览器,相信一定会好很多。

        团队层面,在 IE6 之后,IE 团队事实上就解散了,因为那时候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高了,商业上来说,不值得投入了,当时又没有看到竞争对手,所以领导层自然觉得,这个领域已经没什么好投资了。

        几年以后 Firefox 出来了,但是对于这个,微软的反应一如既往的慢,因为微软一向习惯了这种思路,你先去做,做得好了我们要赶上你,超过你很容易。这是以往那么多次经验所带 来的自信(想想 Netscape, Borland...),在 Firefox 真正成气候之后,微软是重新组建了 IE 团队来做的,可想而知一批原来对这个产品代码库一无所知的人来接手是有多大的困难。看懂原来那堆东西,重构,改 Bug,测试,发布,这个节奏比起 Firefox, Chrome 这些没有历史包袱的竞争对手来实在太慢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微软发现自己后发制人的套路不太管用了(后面就是一次次地失败)。

        另外多说两句公司层面的问题,Windows 和 Office 是微软的命脉,也是现在创新力度不够的原因之一。所有新的产品必须要和 Windows Office 匹配,整合,如果挡了 Windows/Office 的道,对不起,再好的产品也会被 Cut。想想 Courier... 公司内部来看,新生产品极容易成为 Windows/Office 的牺牲品。这些问题微软当然意识得到,但是说说容易,解决起来却极难,没有人敢赌放弃这两颗摇钱树,哪怕所有人都觉得这两棵树不能永远这么赚钱下去。

        微软要做一个产品的额外工作是很大的。比如,你要推出一个产品,必须要支持各种语言吧,安全性必须要非常高吧,微软内部有一个叫 Common Engineer Criteria 的东西,所有产品发布的时候必须符合这里面定义的所有标准,包括政治正确(见过一个产品发布后被召回是因为在使用 Bing Map 的时候没有为每个国家使用其自己的 Bing Map,可能导致政治争议),Accessibility (残疾人也能用),Security, Performance,各种技术标准的兼容等等等等,加起来几百页的文档。

        这些东西,普通用户看不到但是 Engineering 团队为这些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

        而一个创业公司的新产品可以完全不管这些,V1 只发布英文?没问题,其他语言以后再加。安全有漏洞?拜托,看看 Windows 有多少安全漏洞,我们这个算什么......

        所以在消费者市场,微软这方面的反应速度一定是拼不过小公司的。这也解释了微软现在企业市场很成功但消费者市场被别人甩在后面。因为企业客户相 对保守,且前面提到的那些特性都是企业级产品必须的,所以你看微软最近的财报,企业服务器工具部门的利润和 Revenue 每年递增得相当快。

来自: www.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