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创业七年,我明白一件事,失败是创业的一种宿命

jopen 8年前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周航:创业七年,我明白一件事,失败是创业的一种宿命"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02286e1972a7e81c161e71d7cdcb0571.jpg" /></p>    <p>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p>    <blockquote>     <p>易到作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约车平台,曾经在行业里独树一帜,在经历行业洗牌之后,如今易到的市场份额非常小了。创始人周航,原本想做风口上的鹰,享受翱翔的感觉,但无奈对市场的判断出现了失误,面对过往,周航复盘了自己的失败与伟大。投投今天分享的是周航的故事。</p>    </blockquote>    <p><strong>从一开始,我就很享受创业的过程</strong></p>    <p>19 岁,我在广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了一年大学就退学了。那会觉得舅舅特别厉害,在 80 年代就开上车了,家里还有 28 英寸的大彩电,就来到北京到舅舅公司打工,销售音响器材。</p>    <p>印象最深的一次,舅舅和搭档出差去了,我在站柜台,接到一个电话,问有没有货,那时候我做学徒也就两个月,非常有责任心地回答:有,都有。挂了电话,我就想尽办法调货,连《北京晚报》的中缝广告也不放过,打了好几天电话,总算把 5 万块钱的货凑齐,赚了好几千块,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很会做生意。干了一年多之后,我又回学校读书了。毕业之后,我拉上我哥一起创业。启动资金来自我姨夫,1994 年姨夫给了我们 5 万块钱,我从银行取出钱的时候装满了一桶的五元钞票,那真是第一桶金。</p>    <p>第一次创业,只要找到一点小机会就可以赚钱,第一年就赚了 60 万。觉得赚钱太容易了,就不知天高地厚,大肆扩张。</p>    <p>后来自己就 hold 不住了,公司陷入了亏损的泥潭,连续亏了三年,年纪轻轻就背负几百万的债务,觉得暗无天日,看不到希望。最艰难的时候欠着房租水电费,还被债主拉着训话。</p>    <p>很沉重,每天都在赔钱,不知道未来怎么办。有一次我和我哥聊天,我说这事看不到希望,他也没什么主意,但他说了一句,「只要坚持总是有办法的」,这句话给我很大的鼓舞。一直影响到现在。</p>    <p>后来公司起死回生,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音响公司,到 2000 年左右,公司一年就可以赚两三千万了, 2003 年的时候我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p>    <p>我有一句人生座右铭,在创业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我始终觉得创业就应该享受过程,哪怕是有颠簸,哪怕是有挫折,哪怕是走不动了,都应该享受它。</p>    <p>我从来没觉得工作是手段,生活是目的。对我来说工作就是生活,我很清楚的知道我最想要什么,我现在做的就是我该干的,也是我想干的。</p>    <p>我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把创业说得那么苦情,好像创业跟西游记似的,经历了千辛万险,才可能登上胜利的彼岸。真正的创业者应该是没什么牺牲感,并且享受这个过程的。</p>    <p>我接触过很多的创业者,他们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创业者眼里冒出的多是欲望之火,不管干什么他只要成功;另外一类创业者,他们在做一件有趣、美好、伟大的事情。</p>    <p>创业是追求理想,希望改变什么事情,而不是用金钱衡量一切。创业者应该具备两样东西,「天」和「地」。「天」,是你对社会、行业或者产品的主张;「地」,是用户需求,能不能创造价值,能不能获得回报。一个好的创业者应该有「天」有「地」,既有格局又接地气。</p>    <p>创业也是人生修炼,每一个创业者都该扪心自问一下,到底你对这个世界有没有自己的主张?</p>    <p>互联网行业,创投领域本身热点多,变化快,我们身处其中,几乎每天都有新鲜事情吸引我们关注。我们在微博上、群里天天看到大家转发新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说实话,我觉得这是平白消耗时间,大多数人都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缺乏独立思考。</p>    <p>今天别人说这么是对的,你就这么干,明天别人说那是错的,你又轻易放弃了。只做潮流的追逐者和模仿者,没有多大的意义。你把你的主张做成现实、把你的主张做成潮流,在创造过程中,也许成功就随之而来了。</p>    <p><strong>为什么要做易到用车</strong></p>    <p>和许多人一样,我的人生梦想就是 40 岁退休,赚到足够多的钱,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就养老。</p>    <p>当我真的快接近这种状态的时候, 我陷入一个很大的恐慌,早晨醒来的时候,我不知道今天该干嘛。从 2003 年到 2010 年,前后差不多 7 年时间,我一直在寻找。最难受的时候,我妈还陪着我去看心理医生。</p>    <p>有一次我坐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就盯着一片树叶,从脱落到飘下来好几十秒,我就一直盯着它看,直到它落在地上。那刻我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还是要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生活,那一刻我下决心回国。</p>    <p>回国做点什么,我也没什么方向,就是瞎想。我这个人从来不从资源角度想问题,我从来都是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p>    <p>我以前最怕去上海了,在老的虹桥机场,排队等出租,一等就是一个小时。有一回,我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结果被告知排错队了。当时我气坏了,我就琢磨要是有一种商业服务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就好了,走哪都有自己的专车,提供好的服务,应该有人会买单。</p>    <p>从这个朴素的愿望出发,经过四五年的打磨,易到用车建立,成为中国第一个由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软件平台和乘客四方协议的约租车服务模式。</p>    <p><strong>我犯的错误</strong></p>    <p>现在回想起二十多岁第一次创业,犯了很多的错误。当时我聊以自慰,觉得这太好了,我在这么年轻的时候,付出这么小的代价,学到了这么多的东西,以后我就可以避免犯这些错误了。</p>    <p>后来,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我还是不断在犯错,新的错误,老的错误。我才发现,错误和失败几乎是无可避免的。</p>    <p>2010 年易到成立,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还没兴起,投资者怀疑这到底有没有市场,同时政策风险如影随形,那个时候我们也迟疑,这个模式真的对吗?</p>    <p>到了 2014 年,Uber 进入中国,滴滴、快的先后推出专车服务,整个行业进入了超级白热化的状态。互联网用车服务大战,大家疯狂烧钱来抢占市场。年初行业报告,易到还是第一的,后面情况就变了。</p>    <p>一个开创者为什么不是领先者,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我无数次问自己。</p>    <p>第一,各家都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是绝不参战,结果很惨痛。2014 年,红杉资本的周逵找到我,跟我谈了 3 个小时,但我拒绝了红杉的投资。后来这个行业融的钱越来越多,不断加码,我们没跟上,也就错失了机会。</p>    <p>第二,今年我才想明白一点,共享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得便宜。你光靠品质的提升,聚焦在一个相对小的市场,指望着市场慢慢长大这是不行的。</p>    <p>第三,我觉得易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团队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伙人文化。过去股权的比例比较少,沟通起来可能还是偏上下级的关系,没有真正的平等。</p>    <p>公司真正需要的是背靠背的合伙人。一个人的公司是很危险的,如果你很英明、决策效率很高,别人都听你的,你可以快速带着公司一起往前走;但如果你做错了,可能半天都爬不出泥沼。一个团队需要相互激发、相互挑战,哪怕争执不下,也比一个人说了算好。</p>    <p><strong>我的江湖</strong></p>    <p>竞争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很固执,总觉得我们对市场的把握最准,我们就应该提供一个高品质、差异化的服务。凡是对手做的我们就不做,哪怕对手做得对。对手补贴我们不跟进,对手做任何行为我们几乎从没跟进过。我融钱其实一直都不困难,在C轮的时候有机会拿很多钱,但是我们没要。一方面考虑股权会稀释,另一方面我是奔着盈利去做的,眼光全在客户身上。</p>    <p>对未来竞争的血腥程度没有足够的预见,有一种鸵鸟心态,觉得对手不敢低价。回望过去,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你可以看到,自己见识上的局限性,看到自己人性上的弱点,看到很多走得不够好或者走错的地方。这都是人生的经历。</p>    <p>创业本身就是一场腥风血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速度很快,也很残酷,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就事遂人愿。你不能指望大家按部就班,世界不是按照你的意志来发展,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p>    <p>创业者也不要懊恼竞争激烈,你放在二十年、三十年的周期里看,三年就出现一个大机遇,只要坚持下去,你就有十次成为巨头的机会。</p>    <p>有人认为自打 BAT 介入,一个行业竞争的开始和结束就都由它说了算。我不完全赞同,BAT 的投资更多的还是战略防御性的投资,市场上出来一种模式,BAT 的逻辑是你不能成为我的敌人,咱们先结成同盟军。在这个过程中,有战略的需要,我就把你全买了,不需要我就出去了。</p>    <p>对创业者来说这也不全是坏事。以打车为例,我跟阿里的人聊过,他们发现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再往后也没有看得清的战略目标,继续烧钱,还得给钱,索性放手,合并就是放手之后的结果。</p>    <p><strong>失败教会我的</strong></p>    <p>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从总量上计算,已经快速接近美国了,在不远的将来甚至会超越美国。但中美创业文化上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对失败的态度。</p>    <p>在中国我们都特别崇尚和追捧成功,我们会追随一切当下最红的公司、模式、人物。我们非常耻于谈论失败,我们会讥讽一切失败的现象、失败的人物。我们经常冷眼看着一家面临崩盘的公司,说,我早就知道如此,你看,应验了吧。在美国则完全不同,没有人会乐于失败,但是人们会很平常地谈论和面对失败。</p>    <p>创业真的有点像登山,你可以成功地攀上一座高峰,所有人为你欢呼;你也可以就此谢幕离场。如果你想不断挑战更高的山峰和人生的极限,从终极意义上讲,你的宿命就是失败。</p>    <p>如果一个社会还在耻于谈论失败、害怕失败、排斥失败,而只是崇尚成功的话,那我们不可能有探索意义上的创新, 这是失败对我们全社会的价值。对个人而言, 学习失败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坦然地面对失败、接受失败、解决失败、放下失败,从中获得成长。</p>    <p>来自: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k5OTEzOA==&mid=2962114577&idx=1&sn=1301dbb05c9d4b51607a6b0ec229356c" id="link_source2">mp.weixin.qq.co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