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米前员工的财务告白:期权如何处理让我纠结
jopen 8年前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一位小米前员工的财务告白:期权如何处理让我纠结"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5cc4a47cb94d155a6ee576a94ebfdd4f.png" /></p> <p>编者按:2014 年,本文主人公放弃亚马逊绝大部分股权离职,当时他面临两个选择:小米与阿里,“未上市公司期权会更有价值一些”。现在回望这个跳槽,后果略显沉重。</p> <p>我毕业于北京的一家 985 大学,经历可能比不少同龄人要丰富一些:2008 年毕业后,先在某大型企业做了两年,然后跳到了 BAT 中的一家做码农,2012 年再到亚马逊,又一个两年过去,2014 年,我离开亚马逊加入小米,初衷却是因为阿里。</p> <p>当年 9 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首日涨幅应该接近 40%,市值达到 2300 亿美元,马云很快成为国内新首富,超过万达的王健林。</p> <p>这刺激了所有互联网人,不止美国人意识到中国可以缔造一个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包括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件事,虽然之前有百度,有腾讯,但有点像窗户纸还没捅破的感觉。我认识一些阿里的朋友,在阿里上市前把自己手里的期权给“处理”掉了,大多预计不到上市后股票会那么火爆。</p> <p>我感觉,自从阿里上市后,国内程序员的整体氛围都是这样的:找下一个“阿里”,公司还没上市,拿一些期权,至于是不是就财务自由了。其实我没想那么多,主要是找到一种成就感。</p> <p>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终于理解了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p> <p><strong>期权的错觉</strong></p> <p>同样 100 万的上市股票和未上市股票,哪个更有价值?</p> <p>我当初想当然地以为,未上市公司期权会更有价值一些。比如一个C轮的未上市公司 IPO 前,一般会再融两轮,每一次新的融资,估值普遍再涨2-10 倍。</p> <p>这其实都是错觉,股票和期权的风险回报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预测股票涨 10 倍和期权涨 10 倍,你所承担的风险是一样的。能否兑现,最终只取决于公司本身发展速度,与公司是否上市,并没有关系,比如唯品会 、腾讯、网易。</p> <p>即便同样是发放股票,不同形式也有很大猫腻,RSU(限制性股票,企业可以直接低价卖给员工或送给员工,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处置,RSU 不需要行权,固化之后就是实股)和股票期权,前一种是直接发放股票,后一种并不是,股票期权有个行权价,只有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时,才有正收益。总的来说,采用 RSU 发股票,对公司员工来说更有利一些。</p> <p>亚马逊对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是 RSU。我当时拿到股票的期限四年,前两年只能获得 10%,后两年拿到剩下的 90%,我工作两年义无反顾地辞职了,放弃了 90% 的股票。当时亚马逊中国的业务虽处在瓶颈期,高管层动荡,但我们实际上支援美国总部的业务,并没受到什么影响。</p> <p>回想起来,我真正决定跳槽的 2014 年,正好处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潮的一个顶峰,不管是否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都被严重高估。可惜的是,这些事我之前甚至都没考虑过。</p> <p>2014 年也正是小米风头最劲的时候,小米那个时候有多强?手机是市场第一,增长很快,每一出一个产品都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不管手环、充电宝、平衡车……手机本身是一个千亿市场,小米生态链的小家电,做好了又是一个千亿市场。两个大市场表现都那么强劲,我当时的感受是,雷总吹过的牛,都要实现了。</p> <p>归根到底,小米最吸引我的,还是雷总。我觉得雷总是个有激情、有事业心的人,事实证明,他说的话靠谱:互联网特点就是硬件趋近于免费化,至少用户获得硬件服务成本会越来低,在这个基础上,公司推送自己的互联网服务,就可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冠军。</p> <p>当时我有两个选择:阿里和小米。基本工资相比亚马逊涨幅差不多,阿里当时可以给我 4000 股,小米的期权对我的吸引力更大,最后我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去小米。</p> <p>当时小米内部的股权分配应该是和入职所定得级别有关系,一定级别对应一定期权数量,我没太纠结应该给我多少,只提出了一个金额上的要求:分得的期权,按照当时估值对应的价格,减去行权价,达到一个数字,我就能接受。</p> <p>按照惯例,结果当天没办法定下来,我也有心理准备。有点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HR 就通知,可以接受我提出的数目,入职的事定了。</p> <p>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看来要得不多。后来,根据我的了解,和我同一批入职的人基本上工资+股票的数额都在一定区间内,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是,有人要求工资高一些,有人要求期权多拿一些。那时小米风头正劲,整体薪资应该控制得比较好。事后看,如果期权没办法兑现,或者没办法按照估值时的价格兑现,当初确实应该多要点工资。</p> <p><strong>螺丝钉和多面手</strong></p> <p>从外企跳槽到国内公司,其实应该关注的地方有两个,除期权外,要考虑个人的成长性。</p> <p>在亚马逊工作比较惬意,我们每天早上 9 点上班,下午 5 点下班,可以往后浮动一个小时,99% 的概率不加班,每个月有一次随时响应工作需求的时间,这还被我们吐槽。在本土公司,大家都懂得,如果你要这样严格打卡上下班,老板会把你列入黑名单。</p> <p>过去,人们习惯性地说外企把人往螺丝钉方向培养,一切都帮你设计好,只要按部就班地成长就行。我承认这是有的,在亚马逊,你在什么级别就是做什么事,如果级别不到,你的能力达到了,也未必做得了想做的事儿。这一点是小米工作给我最大的好处和回报:只要足够胜任,我的发挥余地很大,可以做很多我有意愿而且能力范围内的事。</p> <p>一般来说,同一个项目,短期来看,国内公司的开发效率会比国外公司高出很多。是不是国内企业一定比外企更锻炼人呢?我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我在小米有成长,在亚马逊也有成长。</p> <p>互联网项目一般会采用持续集成或者迭代的开发流程,这种方案的最大优点是反馈快,能及时响应变化,在执行这个流程的时候,国外公司和国内公司区别很大。</p> <p>比如在亚马逊,为了保证系统开发的可持续性,会引入代码审查、单测、集成测试、ab test 这几个环节保证质量,并且为每一开发环节定制出自己的工具,提升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在国内公司,理论上也会执行这套流程,但为了速度,往往只留下集成测试这个环节,其它环节会被弱化、被抛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一个项目,短期来看,国内公司的开发效率会高很多了。</p> <p>于是,在国内公司做事,慢慢地,程序员通过不断打补丁的方式解决当下最紧急的问题,导致系统里的补丁多到让所有人都看不懂。一个系统不断补丁的结果就是灾难,国内某号称技术实力最强的公司,就是这么做电子商务平台,最后发现自己的系统,已经没人看得懂,没人能维护了,最后花大价钱从 Sun 挖来工程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p> <p><strong>小米创始人雷军</strong></p> <p>当然,换一个角度,这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在创业阶段,本土企业的反应速度远比外企快,这是最重要的优势,至于以后的事,公司大了,有钱了,再花大钱去请人来解决问题就好了。</p> <p>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很多开创性的解决方案基本是美国公司做出来的,比如亚马逊为了解决计算资源过剩的问题,第一个搞了云计算,现在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又在搞无人机投递实验;谷歌就更不用说了,第一个遇到大数据处理的问题,发表了跨时代的三篇大数据处理的论文,现在又在搞机器人、机器学习。国内一些公司开发和运维的基础设施,不过就是拿了国外的开源框架,做点小改动本地化而已。</p> <p>总而言之,在外企遇到问题,会鼓励大家去做个什么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国内的公司基本靠加班和管理流程解决问题。两种不同模式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技术人才,一目了然。</p> <p>当国内公司走到了技术的最前沿的时候,它们的技术方案都是什么人做出来的?大量还是从微软、谷歌、甲骨文这样企业里挖来的人,说到底,国内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人很多根本做不了,当然,国内的人次可能更适合创业公司。综合来讲,如果说外企培养人才的方向是“螺丝钉”,那国内公司培养的是“大杂烩”,哪个更好?</p> <p>目前看起来,大杂烩更受欢迎一些,尤其创业潮中,多面手更受到欢迎,但是,应届生如果向我寻求建议,我还是会建议他们先去外企看看,因为外企会教你如何工作,国内公司是教你如何干活,这其中的区别挺大的。</p> <p><strong>离开小米的纠结</strong></p> <p>2016 年底,有另外一个跨国公司的工作机会,会对我提升很大,我接受了。离开小米时,我不免考虑自己这两年究竟获得了什么——那两年间亚马逊的股票涨了四倍,虽然当时的股票数量不多,但如果再坚持这两年,把剩下的 90% 的股票拿到,如今可能也够在北京付个首付——虽然我是不买房主义者,主张投资股票,这样变现快。</p> <p>再回头看,工作八年,两年一跳。职业生涯感觉整体往上走,是不是每次都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不一定。</p> <p>如果 2008 年不去那家看上去很美好的国企,而是到一家互联网巨头,那职业生涯的起点真的就很高了;从 2012 到 2016 年,如果只在亚马逊或者一开始就选择小米,理论上的收益都比现在高。有的人以不断跳槽获得了最优结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赶上时代与公司风口的洞察力,或者是运气。</p> <p>离开小米时,我最纠结的不是去留,而是手中的期权如何处理,因为公司没正式上市,要保留手中的期权需要付出一定的行权费用,最终以代持的方式保留股票,我要付出的金额在 10 万人民币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p> <p>我非常纠结,因为时点恰逢小米出现颓势,期权已经不如之前那么抢手,况且又是代持,不知道到时会不会遇到什么法律风险——提前半年离开小米,我可能毫不犹豫就出钱保留期权,再往后半年,可能对小米的未来会看得更清楚一些。</p> <p>后来想想,毕竟手里的期权不多,就自我安慰,一些手握更多期权的老员工,离职付出的行权费可能是百万级的,且上市无期,买房也慢慢地不可期了,我又何必这么纠结。</p> <p>最终,我还是选择持有,怎么说呢,正如当初我为什么加入小米,我想还是:相信大公司,相信雷总吧。</p> <p><strong>后记:</strong></p> <p>其实我们不只采访了一位小米的前员工。之所以选择这一位,是因为他的经历可能更曲折:从外企又回到外企,而且他的选择实际上从结果看,并不是最优的结果。</p> <p>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同,他的经历对他来说是真实的,但不一定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公司与另外一个公司的绝对差别和走势。另外一位小米前员工的看法就很简单,他继续看好小米,因为小米做的事还是独一无二的,至于期权的风险,在哪儿都有,愿赌服输。</p> <p>来自: 21世纪商业评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