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ammers at Work 后的人生
fmms 13年前
<div id="news_body"> <p> <em>Programmers at Work</em> 出版于1986年,是 Susan Lammers 对19位计算机行业先驱的采访实录,25年过去,计算机这个行业的发展更是让世界有了巨大的变化,物换星移,当年那些人后来际遇如何?2008年的时候,有人做了这样的<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29334407564" target="_blank">整理</a>,在中文版即将面世的时候,忍不住要再查查看:</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title="Programmers at Work 后的人生" border="0" alt="Programmers at Work 后的人生" src="https://simg.open-open.com/show/7df2321a08e6f2906f547377bb90f825.jpg" width="594" height="200" /></p> <p> <strong>第1位,Charles Simonyi</strong></p> <p> Charles Simonyi 当时在微软工作。从1981年进入微软,直到2002年离开,他在微软公司的头衔是应用开发总监,首席架构师。期间,Simonyi 雇用并管理了很多最畅销软件的开发团队,包括 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 等。2002年,Simonyi 创办了 <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0085898067" target="_blank">Intentional Software</a>,目前担任主席和 CTO,这家公司的宗旨是创造能加速软件设计速度的技术,让商务人士即使不熟悉电脑术语,也能清楚描述需求。。</p> <p> 在事业以外,Simonyi 表现出对航天旅行的兴趣,并于2006年9月在俄罗斯的 Star City 接受训练。2007年4月7日,他与两位俄罗斯宇航员一起搭载 <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0819015891" target="_blank">Soyuz TMA-10</a> 前往<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1552877268" target="_blank">国际空间站</a>(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并于21日返回地球。4月9日到达 ISS 的时候,Simonyi 说:“黑暗天空中的一切都令人惊叹,非常非常激动人心。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布景,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歌剧或现代剧的奇妙演出。当我说我彻底折服的时候,就是现在这样。”</p> <p> 两年后即2009年3月,Simonyi 再次进行了太空旅行,重游 ISS。</p> <p> <strong>第2位,Butler Lampson</strong></p> <p> Lampson 当时在 DEC 的系统研究中心担任高级顾问工程师,一直到1995年离开 DEC,历任企业顾问工程师,高级企业顾问工程师。1995年,Lampson 进入微软,一直工作至今,历任架构师、杰出工程师、 科技院士(Technical Fellow),主要致力于反盗版、安全性、容错以及用户界面。他是 Palladium 安全系统的设计者之一,也曾作为架构师,负责 Tablet PC 的软件架构。</p> <p> 从1987年开始,Lampson 一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兼职教授。</p> <p> <strong>第3位,John Warnock</strong></p> <p> 1986的时候,Abobe 刚刚创建4年,Warnock 时任 CEO。从 PostScipt 的发明开始,Adobe 逐渐变成电子成像和排版领域,以及图形软件产业的领导者,成为全球最大、最著名的软件公司之一。Warnock 在这家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担任 CEO 16 年,直到2000年卸任。2001年出任 CTO,之后则与创业伙伴 Geschke 一起担任董事会主席,继续为 Adobe 掌舵。</p> <p> Warnock 还在 Adobe 之外的多家公司或机构的董事会中任职, 包括圣丹斯协会、美国电影协会、ebrary、MongoNet、Knight-Ridder、Octavo Corporation、Netscape Communications 以及位于美国圣何塞的技术创新博物馆。 他还是 Salon Media Group 的董事会主席。</p> <p> Warnock 还和妻子一起开了一家古典风格的旅馆——<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2287803675" target="_blank">蓝野猪饭店</a>(the Blue Boar Inn & Restaurant)。</p> <p> <strong>第4位,Gary Kildall</strong></p> <p> 时任 KnowledgeSet 公司总裁,探索光盘出版的潜力,同时担任 Digital Research 公司董事会主席。KnowledgeSet 是最早为 CD-ROM 开发应用软件的公司,但 Kildall 最终卖掉了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而 Digital Research,该公司于1991年被 Novell 收购。此后,Kildall 从硅谷搬到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郊的西湖山群,投入对儿童艾滋病患者的援助工作中。他最后的商业投入是开发一种家庭 PBX 系统,整合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p> <p> Kildall 从1983年开始主持 PBS 电视台的“计算机编年史”节目,很受欢迎,一直到1990年结束该工作。</p> <p> 1992年,华盛顿大学以杰出毕业生的身份邀请 Kildall 参加计算机科学编程周年纪念,但他对该会邀请盖茨发表主题演讲非常不满。作为回应,他开始写作回忆录<em>Computer Connections</em>。这本回忆录只发给了几位朋友,回忆录中透露出他对人们似乎不重视软件的优雅,而产生的挫败感。在这本回忆录里,他指责盖茨从他和这个行业里拿走了太多,并在附录中称 DOS 为“直接简单的盗窃”,因为 DOS 的前26个系统调用与 CP/M的完全一样。另外,指责 IBM 故意用不同的价格销售 PC-DOS 和 CP/M-86,使得 CP/M失于主流。</p> <p> 1994年7月11日,Kildall 头部受伤逝世,具体原因不明,享年52岁。</p> <p> <strong>第5位,Bill Gates</strong></p> <p> 时任微软公司 CEO,对光盘作为数据储存媒介的前景感到乐观,积极推广 CD 应用软件(在访谈后半段中,问及对个人计算机的想法,他也这样的表达)。此后的14年,一直担任微软公司 CEO,直到2000年卸任。卸任 CEO 的同时,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首席软件架构师”的职位,并继续担任微软主席。2006年6月,他宣布将在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日常事务,并将自己的职责分派给两个人: Ray Ozzie 掌管日常管理, Craig Mundie 掌管长期产品策略。2008年6月27日是他在微软全职工作的最后一天。不过,现在他依然担任微软的非执行主席。</p> <p> 从1975年到2006年,盖茨主要负责微软的产品策略,他积极拓展了微软的产品范围,并且极力捍卫微软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在微软,他会常常与高级经理和项目经理会面。有一手资料显示,如果下属的商业计划或提案中有明显漏洞或是拿公司的长期利益冒险,盖茨将会表现得非常严厉,言辞也是异常的讽刺。</p> <p> 离开微软之后,盖茨继续他的慈善事业和其他项目。他购买了费曼讲座(1964年 Richard Feynman 在康奈尔大学所作,BBC 录制)的视频版权。这些视频现在通过微软的 <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3012741208" target="_blank">Project Tuva</a> 向公众开放。</p> <p> 微软以外,盖茨投资的事业有 Cascade Investments LLC(私人投资公司),<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3751986381" target="_blank">bgC3</a>(智囊公司),<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4490610721" target="_blank">Corbis</a>(数字媒体许可和版权服务公司),<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5226215383" target="_blank">TerraPower</a>(核反应设计公司)</p> <p> 盖茨还曾在纪录片《等待超人》中出镜。该片试图分析美国公众教育的失败之处,荣获2010年圣丹斯影展观众选择奖——最佳纪录片。</p> <p> <strong>第6位,John Page</strong></p> <p> Page 当时是 softwa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SPC) 负责研发的副总裁,开发了 PFS 系列产品。1986年,SPC 发布 Harvard Presentation Graphics,这是第一个可以让用户在幻灯片中组合图表、图片和文字的 PC 软件,随着该产品的大获成功,SPC 也将产品重点转向高端商务软件。因此1991年,PFS 系列产品被卖给了 Spinnaker Software。而 Page 也早于1990年1月离开 SPC,此后网上关于他的信息就渺渺了。</p> <p> 至于 SPC,产品上的转型却最终导致了 SPC 的失败。到1993年,Harvard Graphics 对 SPC 的总收入贡献率是80%,但它在 Windows 市场上的表现却远不如 Lotus Freelance 和 Microsoft Powerpoint 耀眼。1994年,最后一位创始人 Fred Gibbons 也从公司退出。1996年,SPC 被 Allegro New Media 收购。</p> <p>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上有 Page 在 2006 年讲述的关于 SPC 创立和第一个产品诞生的<a href="http://corphist.computerhistory.org/corphist/view.php?s=documents&id=714" target="_blank">回忆</a>。2008年,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季刊(vol. 30 no. 2)刊登了 Page 撰写的关于 SPC 创业的故事。</p> <p> <strong>第7位,Cecil Wayne Ratliff</strong></p> <p> 时任 dBASE III 项目经理、设计师和首席程序员,亦是 Ashton-Tate 的新技术副总裁。</p> <p> 1984年8月11日,Ashton-Tate 的创始人 George Tate 因心脏病发作逝世,10月 CEO David Cole 辞职, 新上任的 CEO Ed Esber 与 Ratliff 的关系颇为紧张,几个月后,Ratliff 退出 Ashton-Tate,加入 Migent Corporation。</p> <p> 1988年,Ratliff 开发了 Emerald Bay, 首创了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管理概念。这个项目曾一度前途未卜,Migent Corporation 也于1989年被迫关门,随后 Ratliff Software Production 重新获得了该产品的控制权,并继续开发新版本。</p> <p> 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Ratliff 已经退休了。2007年的一篇访谈中透露,退休后他的兴趣转向数学、航海和与船相关的一切事情,包括机械、焊接和编程。</p> <p> Ratliff 创造的 dBASE 是第一个广泛用于微型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被移植到多种平台,包括 DOS、Unix 和 VMS。1984年推出的 dBase III 和后来的 dBase III Plus 在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Ashton-Tate 也成为当时第三大软件公司(前两位是 Microsoft、Lotus,以 DOS、Lotus 1-2-3在操作系统、电子表格领域取得成功)。然而 dBase IV 却相当糟糕,偏离了当时用户的需求,市场占有率快速流失。1991年,Borl 以高价收购 Ashton-Tate,但 dBase 的新产品最终不敌微软的 FoxPro,恰逢市场形势也发生了变化,PC 数据库市场开始走入关系数据库时代,dBase 就此没落。</p> <p> <strong>第8位,Dan Bricklin</strong></p> <p> Bricklin 在1985年的时候二次创业,建立了 Software Garden。有了之前创业的经验,Bricklin 有意让新公司保持较小的规模。Software Garden 是一家软件顾问和开发公司,主要产品有“Dan Bricklin 的演示程序”。该程序允许用户在编写程序前创建该程序的演示,同时也可用来为基于 Windows 的软件建立说明手册。Bricklin 一直担任该公司总裁,直到1990年与他人共同创立 Slate Corporation。这家公司主要是为手写电脑和移动电脑开发软件。1992年,他开始担任该公司副总裁。然而,因为这种计算机销售不佳,Slate 也于1994年关门大吉,于是 Bricklin 重新回到 Software Garden。</p> <p> 1995年,Bricklin 创立了 Trellix Corporation,这家公司于2003年被 Interland(现在的 Web.com)收购,此后 Bricklin 一直担任该公司的 CTO,直到2004年。</p> <p> 2002年8月,他提出了“friend-to-friend 网络”的概念,这是一种 P2P 网络,该网络的用户只能和自己认识的人建立直接连接。同时,他还提出了“Inverse commons”的说法,即个人会为社区的发展贡献知识和内容,而非为个人目的获取内容。(尽管此前对该现象已有"comedy of the commons"和"the cornucopia of the commons"的说法)。</p> <p> Bricklin 目前依然还是 Software Garden 的总裁,销售他自己开发的程序,同时也提供演讲和顾问服务。Software Garden 的网站上列有 Notetaker HD(ios 笔记软件,整合手写功能)、wikiCalc(在线协作电子表格)等多种<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6695128464" target="_blank">产品</a>。</p> <p> <strong>第9位,Bob Frankston</strong></p> <p> 与 Dan Bricklin 共同创建的 Software Arts 公司解散后,Frankston 于1985年加入 Lotus Development,在那里开发了 Lotus Express 产品,并为 Lotus Notes 设计了一种传真设备。在1990年,Frankston 加入 Slate Corporation 公司,从事手写电脑和移动电脑的软件开发。1993年的时候,Bricklin 进入微软公司,他在微软工作了5年,致力于研究计算机的消费应用,特别是家庭网络。1998年,Brcklin 离开微软,加入 CommonAngels,工作重心转向早期投资和种子投资。</p> <p> 近年来,Frankson 积极提倡在互联网进化过程中降低电信公司的作用,还创造了一个新词"Regulatorium" 来形容电信公司和反对变革的管理者(Regulator)的勾结。</p> <p> <strong>第10位,Jonathan Sachs</strong></p> <p> 当时 Sachs 已经离开 Lotus 公司,成立自己的新公司。Sachs 受概念性程序“ThinkTank”启发,开始开发类似程序并加入更多字处理功能。他向创办 Lotus 时的合伙人 Mitch Kapor 介绍了这个新软件,即后来的 Lotus Manuscript。此后,Sachs 依然想做一个新的电子表格产品,他联系了 Ben Rosen(投资人,曾投资 Lotus 公司,Compaq 主席)和其他一些人,但这个项目最终未成型。于是 Sachs 回到 Lotus,担任 Lotus 1-2-3/G的产品顾问。</p> <p> 从1990年开始,Sachs 迷上了绘画并开始自学。绘画的时候他会拍照来作为参照,也因此对摄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由绘画转向摄影。他设计了一个图像电子表格软件,并开始四处寻找发行商。柯达公司对此感兴趣,于是 Sachs 开始在柯达公司担任顾问,他在波士顿招募了团队。一两年后,柯达公司结束这一项目。Sachs 要回相关技术,并开始开发 Windows 版本(在柯达公司开发了 Mac 版本)。1993年,Sachs 开了一家新公司 Digital Light & Color,向摄影师销售图像编辑软件。但软件销售并不顺利。在 Sachs 准备关闭公司的时候,一家打印机制造商 Denver 购买了该软件,但一两年后,这个产品又被卖回 Sachs。此时,Sachs 的一位朋友联系了他,希望可以帮他做销售,于是两个人运营该公司至今,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来做销售和客服,基本上是在兼职运营。</p> <p> Sachs 曾提到他自己并非是一个电子表格的用户,虽然有很多人使用 Lotus,但感觉自己与此无关,而图像编辑软件则为自己的创造力提供了出口。</p> <p> Sachs 积极参与了环保事业。在1985年的时候,Sachs 就成立 Sachs 基金,资助新英格兰、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土地保护活动。他也曾担任 “维护自然环境协会”(Wilderness Society)和“生物保护法基金会”(Conservation Law Foundation)理事会成员,并与“自然保护组织”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密切合作。</p> <p> <strong>第11位,Ray Ozzie</strong></p> <p> 时任 Iris Associates CEO。1989年,Iris 发布 Notes 软件,根据 Ozzie 与 Lotus 公司的协议,Lotus 公司拥有独家发行权。这套软件使得 Lotus 在业内建立了领导者的地位。</p> <p> 1994年,Iris 以9400万美元的价格被 Lotus 收购,而后1995年,IBM 又以3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 Lotus。Ozzie 在 IBM Notes 部门待了两年的时间,直到1997年离开。虽然他不喜欢 IBM,但他认为这段时间是值得的,他曾这样表示,“IBM 接手 Notes 的时候,Notes 有200万用户,当他离开的时候,Notes 有1亿5000万用户,这在 Lotus 绝不可能发生”。</p> <p> 离开 IBM 后,Ozzie 创办了 Groove Networks 公司,开发网络协作软件。2001年,Groove 1.0 发布,基于 P2P 技术的 Groove 不仅有强大的跨群组网络协作功能,还有强大的加密设计。但恰逢后泡沫经济时代,Ozzie 意识到只靠自身无法坚持下去,最好的选择就是卖与微软,此前微软已经在 Groove 上投资了5000万美元。</p> <p> 2005年3月,Groove 被微软并购,Ozzie 加入微软。当时微软的焦点是大软件,即重新改造的 Office 和 Windows Vista,但 Ozzie 认为这些并不是在真正地思考微软的下一步。他决定将他的想法写下来,即后来发表的《互联网服务分裂备忘录》,盖茨将其发给了100位高管和经理。 Ozzie 备忘录是一个明确的行动呼吁,同时也是对微软当前状态的微妙批评。他写道,微软必须要像互联网公司一样思考和运营。这份备忘录不仅仅开启了 Windows Live,使 Office 走向云,而且开启了 Windows Azure,将公司产品从软件转向服务。Ozzie 还开启了微软未来社会化体验实验室 FUSE Labs ,该项目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社交计算。</p> <p> 2006年6月,Ozzie 接替盖茨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2010年10月18日,Ozzie 宣布将暂时转任公司娱乐暨设备部门,并计划一段时间后退休。与此同时,Ozzie 在四年的间断之后又开始写博客,并于25日发表了另一份备忘录。他表示,微软在过去5年中没有充分实现他提出的构想,错过了机会。一些竞争者在软硬件结合、社群网络以及移动服务方面已超越微软。他呼吁微软必须“为后 PC 时代勾勒出一幅务实的前景”。微软 CEO 史蒂夫-鲍尔默表示,微软将不会寻找 Ozzie 的替代者。</p> <p> <strong>第12位,Perter Roizen</strong></p> <p> 当时专注开发T/Maker(T/Maker 的合伙人和 CEO 是他的妹妹 Heidi Roizen),1986年的时候,他的妹妹和另外一位合作伙伴 Royal Farros 买下了这家公司继续运营,到1993年,这个软件的各种版本加起来已经卖了25万份。</p> <p> Roizen 一直都选择在家工作(这么久以前就是 SOHO 族了),做自己的项目或者帮助企业开发软件,相比全职上班,他更喜欢这种状态。他的<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7431283479" target="_blank">网站</a>上列出了一些做过项目,例如I Hate Algebra(我恨代数)电子表格是他第一款 Windows 软件,Chartbook System 是为股票交易公司开发的系统,第一家在线冲印店 iPrint.com 网站的设计和支持,以及他把自己一生钟爱的拼字游戏了搬上电脑——<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8173790565" target="_blank">WildWords</a>。</p> <p> <strong>第13位,Robert Carr</strong></p> <p> 时任 Ashton-Tate 公司首席科学家,负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工作。1987年,Carr 与他人合伙成立 GO 公司,致力于开发带有手写界面的便携 PC。Carr 领导了所有的软件开发工作,其中有划时代的 PenPoint 操作系统。Go 遭遇了激烈的竞争,首先是来自微软,其后是来自苹果公司的 Newton 等项目。1991,Go 将硬件部门拆分出来,单独命名为 EO。1993年,AT&T收购 EO,并希望搭载自家的 AT&T Hobbit 微处理器。1994年1月,因为现金危机,GO 本身也被卖给 AT&T。GO 的 PenPoint 系统可以在 EO 手机和 IBM 电脑上运行,尽管在垂直市场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消费者并未像 Go 管理层期待的那样欢迎平板电脑。AT&T收购 GO 公司两个星期之后,即决定取消 Hobbit 产品线,并不再继续支持 EO 或 GO,但 GO 当时已经不再为其他芯片做开发,同时在其他平台上的销量也非常少。遭遇如此变故,在烧光风投的7500万投资后,GO 公司于当年7月结束。</p> <p> Carr 回顾 GO 时,曾如此描述 GO PenPoint 操作系统:可以手持,当时硬件水平允许的轻薄 LCD 屏幕,从口袋到速记本般大小,没有物理键盘,多种输入法,包含触摸式屏幕键盘,包含点击、滚动到多点触摸手势在内的一整套屏幕手势,而且是操作系统还是第三方应用都支持这些手势,整合的网络通讯,可选的手机模组,第三方程序开放市场。他所描述的可是1991-1993年间的 GO,不是今天的 iPhone 或 iPad。</p> <p> 之后 Carr 加入 Autodesk 公司。作为 AutoCAD 市场部副总裁,主持了该公司标志性产品 AutoCAD 的大逆转。</p> <p> 1997年,Carr 与其他四人联合创办 Sofinnova Ventures,并出任总经理,在这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5亿5千万资金。</p> <p> 2003年,Carr 与自家兄弟一起创立 Gee Whiz Labs 公司,并担任 CEO。他们的主要产品即 Keep and Share.com 网站,截至2011年夏天,这家网站已有超过170多万用户。</p> <p> <strong>第14位,Jef Raskin</strong></p> <p> 当时 Raskin 已经成立了 Information Appliance, Inc,以实践自己设计 Macintosh 过程中被拒的理念。第一个产品是 SwyftCard,这是一个面向 Apple II 计算机的固件卡,内含一整套应用程序。Swyft 后来发展成一台独立的便携电脑。Jef 曾将该项设计授权佳能。佳能在1987年发布了 Cannon Cat 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因拥有创造性的人机界面而获得广泛关注,可惜并未取得商业上的成功。Raskin 声称 Steve Jobs 同一时期发布 NeXT 是导致该项产品失败的部分原因。也有消息说 Canon 取消 Cat 项目是因为部门间的斗争。</p> <p> Raskin 写过一本书《人本界面》,英文版出版于2000年,在这本书中,他发展了他对人机界面的想法,扩展了 cognetics (认知学)的意义,将其描述为“思维的人体工程学”。他说,认知学可以带领界面设计走出神秘,将其变为有着严格理论框架的工程科目。在用户界面设计中,Raskin 不鼓励使用“直觉”这一称谓,他表示易用的界面通常要打破之前的、相似的系统,因此“熟悉”更恰当。以“直觉”为目标的设计将导致设计者忽略更好的设计方案,因为实现后者需要新的方法。</p> <p> 2000年的时候,Raskin 开始了一个新的计算机界面的设计,它被称为“人文环境(The Humane Environment)”。2005年1月,Raskin 将其重命名为 Archy。通过使用开源元素演绎 ZUI,系统地实现了他的人文界面概念。同一时期,Raskin 还接受了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一职,同 Leo Irakliotis 一起,开始设计有关人文界面和计算机企业的新课程。</p> <p> 2005年2月26日,Jef Raskin 因胰腺癌病故,享年61岁。他留给儿子的最后一件礼物是一个设计简洁而有独创性的剃须刀。</p> <p> Humanized 这家公司是在 Raskin 去世后成立的,Raskin 的儿子 Aza Raskin 在这里继续父亲的工作。Enso 的发布即是为了纪念 Raskin。Enso 是一个语言命令行界面,在 Raskin 的基础上完成。2008年,Humanized 成为 Mozilla 的一部分。</p> <p> <strong>第15位,Andy Hertzfeld</strong></p> <p> 当时刚刚离开苹果公司,此后 Hertzfld 先后与其他人合伙成立了三家公司 :Radius 计算机硬件公司 (1986), General Magic(开发智能手机设备) (1990) 和 Eazel (1999)。在 Eazel,他帮忙设计了 Linux GNOME 桌面环境的 Nautilus 文件管理器。2002年的时候,他投入开源软件基金的志愿活动,帮助 Mitch Kapor 推广开源软件,并编写了 Chandler 这个信息管理软件的早期原型。</p> <p> 2004年,Hertzfeld 建立了 Floklore.org 网站,来收集有关 Macintosh 开发的轶事。当年9月,O'Reilly 出版<em>Revolution in the Valley</em>,里面收录了这些故事。</p> <p> 2005年8月,Hertzfeld 加入 Goolgle。2011年,Google 放出 Google+,进入社交网络的领域。Hertzfeld 是 Google Circle 用户界面的主要设计人。</p> <p> <strong>第16位,岩谷徹</strong></p> <p> 岩谷徹后续开发了一些游戏,包括他自己最喜欢的 Libble Rabble,但都未取得像吃豆人那样巨大的成功。不过对于吃豆人这款游戏,岩谷徹曾表示并未因这款游戏得到任何奖励和表扬。岩谷徹后来在 Namco 公司内部不断获得晋升,直至负责监督整个公司的管理。</p> <p> 从2005年4月开始,作为访问教授,岩谷徹开始在大阪艺术大学教授角色设计课题。2007年5月,岩谷徹离开 Namco,成为东京工艺大学的全职讲师。</p> <p> <strong>第17位,Scott Kim</strong></p> <p> 当时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一种新的用户界面设计方法。1988年,获得计算机和图形设计博士学位。</p> <p> 从1990年开始,Kim 成为全职独立设计师,为网络、游戏、媒体和玩具设计视觉谜题和游戏。他已为杂志和电脑游戏设计了上千个谜题,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为 Adobe.com 和 Juniornet.com 等网站、电脑游戏黑曜石(Obsidian)和埃舍尔之谜、科学人和 Games 杂志、火车历险玩具等设计的谜题。</p> <p> 也是从1990年,他开始为发现杂志撰写 Boggler 专栏,并在1999年成为专属专栏作家。访谈中提到1981年的时候,Kim 出版了<em>Inversion</em>一书,此后他陆续有其他作品出版,例如<em>NewMedia Magazine Puzzle Workout</em>(1994年),<em>The Playful Brain</em>(2011)。</p> <p> Kim 称自己的谜题有着俄罗斯方块和埃舍尔的精神,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亦称 Scott Kim 为“字母领域的埃舍尔”。</p> <p> 现在 Kim 为网络和手持设备的谜题更感兴趣,目前正在为数学教育开发原型游戏,他还和妻子运营一家名为 <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8920198079" target="_blank">shufflebrain</a> 的游戏设计工作室,客户名单中有 Bejewelled 2, The Sims, Ultima Online, eBay, Moshi Monsters, Family.com, Rock Band 和 Netflix 等。</p> <p> <strong>第18位,Jaron Lanier</strong></p> <p> 1985年,Lanier 和 Thomas G. Zimmerman 离开 Atari,成立 VPL Research,致力于虚拟实景技术的商业化。VPL 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化身,第一个多人虚拟实境,第一个商业化的虚拟实境设备和首个手术模拟应用。VPL 一度发展得不错,它向美泰玩具制造商销售了130万双基本数据手套,还向美国航天局和 IBM 销售高端手套,当然后者的销量没那么高。但该公司最终于1990年申请破产,而虚拟实境和图形相关的专利都出售给了 Sun Microsystems。Lanier 被认为是虚拟实境技术的先驱,虚拟实境这个名词也是由他所创。</p> <p> 从1997年到2001年,Lanier 担任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和国家远程全息计划( National Tele-immersion Initiative)的首席科学家,致力于 Internet2 项目。经过3年开发后,第一个远程全息原型于2000年诞生。从1999年到2002年,Lanier 担任 Eyematic Interfaces 首席科学家。2003年到2005年,担任硅谷图形公司客座科学家,研究远程呈现和远程沉浸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p> <p> 近几年,Lanier 担任了 Linden Lab 的虚拟世界“第二人生”的顾问,并作为 scholar-at-large(2006-2009,目前是 Partner Architect)在微软研究院开发 Kinect 设备。</p> <p> Lanier 的跨界不可谓不成功,他同样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古典音乐作曲家、稀有乐器收藏家、视觉艺术家和作家。他从70年代后期就一直活跃在新古典音乐舞台。亦曾和他人合作为纪录片 The Third Wave(2009)配乐。他曾和多位艺术家一起表演,包括小野洋子, 菲利普·格拉斯, 奥尼特·科尔曼,乔治·克林顿,约翰·列侬, Vernon Reid, Ozomatli, Barbara Higbie, Terry Riley, Duncan Sheik, 鲍林·奥立佛洛斯和 Stanley Jordan 等。他的画作曾多次在美国和欧洲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他还曾帮助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修正道具和情节。作为一个作家,Lanier 曾为<em>发现</em>杂志写作专栏。2010年,他的书<em>You Are Not a Gadget</em> 表达了对 open culture 和 web 2.0 的忧虑。2010年,Lanier 被时代杂志提名列入百位最有影响力的人。</p> <p> <strong>第19位,Micheal Hawley</strong></p> <p> 当时在 Droid Works 开发 SoundDroid 软件。Hawley 后来去了 NeXT 工作。在 NeXT 工作的时候,Hawley 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图书馆,并创造了莎士比亚和其他经典著作的数字版本。1993年到2002年间,Hawley 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成为 MIT 媒体实验室特别项目负责人。他的研究生涯不拘一格,跨越多个领域,包括心理学、电脑音乐、数字视频编辑、人机界面以及纪录片摄影等。</p> <p> 他是多个研究项目和组织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包括 MIT 的 GO 探险项目,Things That Think(探索数字媒体注入日常物品的无限方法), Toys of Tomorrow(联合许多世界领先的玩具公司发明好玩的东西), Counter Intelligence (探索家用技术), 以及 Friendly Planet(致力于发展中国家儿童教育的非营利性公司)。他还曾是1998年美国珠峰探险的技术负责人。</p> <p> Hawley 同时还是一位钢琴家和风琴演奏家。2002年,他在第三届范克莱本国际杰出业余钢琴家大赛中获得首奖,他曾以独奏或与管弦乐队合奏等形式多次演出。2006年,他还曾与马友友一起合作过婚礼进行曲。</p> <p> <strong>完结</strong> <a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39658433719" target="_blank">@hi_jeanne</a><br /> 来自: <a id="link_source2" href="/misc/goto?guid=4958198740401037147" target="_blank">www.ituring.com.cn</a></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