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Bug都抓不住,还谈什么参与感?

jopen 9年前

你连Bug都抓不住,还谈什么参与感?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APP 市场也是这样。举个例子,有段时期图片社交井喷式发展,各类图片社交 APP 一时充斥着市场。各种或重视图片加工或主打社交元素的 APP“来得快去得快”、“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短命 APP 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除了市场饱和等客观因素外,更多的还是一些企业和开发者急于求成、眼馋市场,以构建参与感为借口将未经测试襁褓之中的 APP 推上市场,结果暴露出各种各样的 Bug,最终演变成用户的吐槽大会。

小米圣经《参与感》一书大谈口碑为王的互联网用户思维,着力提倡参与式营销,提出构建参与感的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 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霸气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对市场开拓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剖析可谓深刻独到,小米的成功也正得益于此。但是 若连 Bug 都抓不到,还谈什么参与感。

构建参与感、让顾客参与进产品和服务的建设并不意味着顾客义务为你发现 Bug 提改善意见、搭用户反馈的便车甚至让用户看笑话。一些创业者开发出一款 APP 后急不可耐,打着构建用户参与感的幌子、美其名曰:开放参与节点;将未经严格内测的产品上线,幻想通过 UGC 社区凝聚粉丝,靠用户发现并修复 Bug;这种“卖破绽”似的扭曲的参与式营销简直就是耍流氓。这就好比夜深了,你咕咚着肚子跑下楼去买泡面,饥渴难耐打开却发现里面没有调料包,这样你这 辈子都不会再想买这个牌子的泡面了。

你连Bug都抓不住,还谈什么参与感?

开放参与节点指的是把做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开放,筛选出对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节点,双方获益的参与互动才可持续。开放节点应该基于功能需求,其 中越是刚需参与人越多,让用户去天马行空而你始终得脚踏实地。一款 APP 在现有功能完整的情况下接触到广大用户,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将新的诉求和愿望反馈给开发者,从而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运营等环节,让人人都成为产 品经理,不断刷新和放大每一位用户在产品开发运营中的存在感,最终实现用户和品牌的共同成长。这才是参与感的真谛。

同样泡面举例,你推出香辣味泡面广受消费者喜爱,用户还希望你们家能出三鲜味的,他会很热情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你需要做的就是珍惜好跟用户的每 一次交流,最后企业和用户一起“孕育”出三鲜味的泡面,同时用户也提升了对你的好感。小米 4 年的发展奇迹也是靠着高质量的 MIUI ROM 完成了粉丝的原始积累,这才是参与感的正确逻辑,这才是一盒泡面的正确打开方式。

然而,即便大家都明白上面的道理,但我们依然看到许多 APP 带伤上线。原因除了“学艺不精”外还是涉及到了 APP 测试行业的痛点。根据过往 App 行业经验,产品质量控制或者说产品的上线测试环节,无论是在大公司里还是中小开发者团队里都属于软肋,这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客观因素制约:1、图省钱—— 企业不愿意专门养测试团队或工程师,开发测试一窝端;2、图省事——团队中没有足够多的终端设备用于测试,内测样本容量少、分发难。此外还有企业为追求先 发优势将产品匆匆上线以及刻意营造参与感、意淫用户贴心地帮你找 Bug……最终演变成公司把一堆不负责任的垃圾丢给用户,而用户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既然测试那么棘手又那么重要,中小团队如何解决?要知道,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使用工具,所以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款名为 Pre.im 的内测工具,用起来简便快速。应用上传后,开发者通过二维码或短链接就可以将应用分发到用户的手中进行安装。此外,嵌入内测 SDK,用户摇一摇就可以在应用内自动截图反馈 bug 和建议,而且完全免费。通过这一手段进行内测尤其讨好中小企和初创者之类的种子用户,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开发者的需求痛点。

你连Bug都抓不住,还谈什么参与感?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 APP 行业忽视测试浑水摸鱼的现象,无论是故意为之抑或无奈之举,企业和开发者都应转变观念、树立起测试意识。清楚地看到对 APP 科学严格的测试绝不能漏。人生三大囧之泡面没有料,忍不了;APP 有 Bug,同样忍不了。如果一个创业团队连自己应用的质量都保证不了,那还有什么资格要求你的用户满怀参与感地去提升你的应用?

来自: www.ite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