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的应用丛林生存手册

yefx 10年前

本文作者:拉斐尔·欧赞(Raphael Ouzan)是 BillGuard 的创始首席技术官兼产品主管。

如今,推出一款消费移动应用是件困难的事情。成功打造出了满足真实需求的稳定产品?在 App Store 的 140 万款应用当中,有  超过 80% 被认为是“僵尸”应用(即在苹果任何分类榜单中都看不到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 iPhone 用户一个月也不会下载哪怕  一款 新应用,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家把未来押注在用户增长的消费应用公司,你就不得不找到一种办法来解决这一挑战。当我们刚刚开始研究移动市场时,我向好友  欧利尔·奥哈永(Ouriel Ohayon)征询意见,我永远也忘不了他的回答:“哦,天呐,移动应用发现还处在荒蛮的狂野西部呢。”欧利尔当然是对的,但就像旧时代的美国边境,规则 并非不存在,而是当你第一次踏足“道奇城”(Dodge City,美国狂野西部的代表性城镇——译注)时,你可能很难搞清楚规则是什么。

开发者的应用丛林生存手册

以下是我们为开发者编写的应用发现狂野西部生存指南,也算是对欧利尔的帮助投桃报李。

精益开发——在 iOS 平台也一样

一旦你决定在 iOS 或安卓平台开始做应用,在产品上线前你必须做出两个重要的决定:如何架构你的应用版本,以及如何协调你的上线时间。

BillGuard 起初是一款网页应用;我们在 2013 年年初开始编写自己的第一款移动应用,可以说已经迟到了。在那时候,对于我们希望覆盖的用户群,iOS 明显是合适的起步平台。

随着我们早期的 iPhone 应用开发进行下去,我们意识到,自己处在一种困境当中。苹果的应用提交流程让我们很难以一种快速、迭代、响应的方式来进行开发,无法近距离倾听早期用户的 声音,也不能持续地提供修正和改进。这种理想状态就是如今大多数像我们这样的软件开发团队所偏爱的精益开发框架。TestFlight 并未起到太大的帮助作用:只有数量有限的测试者成功完成了复杂的设置。

因此,我们决定推出自己版本的 iOS 精益开发——就像牛仔自己卷香烟。

开发者的应用丛林生存手册

我们为高级用户成立了一个基于 非死book 的  测试群组 ,并在应用公开上线之前悄然向他们发布不少于 11 个版本的测试应用。来自于这个测试群组的反馈意见被证明对应用成功上线具有非凡价值。

为了确保我们能够得到未受我们网页应用使用体验影响的新鲜观点,我们还购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 非死book 应用安装广告来吸引新用户,并开始了解什么样的营销讯息能够起效。

例如,在广告创意中,我们轮换了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此来获知哪些讯息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结果证明,在确定应该采用哪些设计元素方面——比如我们应用的控制面板——这种方法非常有帮助。

我们花了大约 4 个月时间,让自己应用的品质足以真正上线。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从 AppStore 撤回了应用,这样我们就能在公开上线时引起轰动了。

牛仔提示之一:坚守开发者的立场,不要让应用商店的结构来决定自己应用的发布周期。

搞好公关

接着,我们找到自己的媒体联系人,向他们提供了我们应用的预览版(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我们把应用在 App Store 的状态设置为“等待开发者发布”,向媒体撰稿人发送了由苹果提供的优惠码。幸运的是,那些撰稿人喜欢这款应用。

在上线当日,我们在电视台亮了相,得到很多其他未接触媒体的报道,甚至获得了苹果的推介。

牛仔提示之二:认真对待公关,而且请记住,App Store 是在周四进行刷新的,你需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上线时间。

移植还是重建?

在我们就自己的应用联系谷歌之前,我们已经开始设计和进行编码。很多开发者在构建自己的第二平台应用时会采用跟原始应用完全一样的用户界面和设计 原则——即所谓的移植——但我们没有选择那样做。我们认为,让两个平台的用户体验保持一致并不真的重要。因此,我们在设计安卓版 BillGuard 时对 iPhone 应用的  用户界面进行了一些重大改动

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当你在自己的新应用上了解到一些用户行为时,你会搞不清那是因为平台转换还是所做的改动。那是巨大的劣势——足以让重建成为大多数应用的错误决定——但就 BillGuard 来说,我不后悔。

牛仔提示之三:了解各个移动平台的优势,以及搞清楚你如何能够基于一个平台的使用体验来对另一个平台的应用进行改进。

平板当头一棒

我们跟谷歌建立了强大的联系——该公司驻纽约的一位业务开发主管及其 Google Play 团队,我们是在西南偏南大会上认识的——他们在我们安卓应用上线的过程中提供了帮助。

我们每个月都会跟纽约的联系人亲自会面,而且随着我们的应用取得进展,Google Play 编辑团队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详细反馈信息,其中大部分都被我们付诸实施。

然而,一些反馈意见看起来不适合我们,我们就驳回了。有几次谷歌的团队居然接受了我们的立场,这表明我们的关系是真正对等的,这大大不同于苹果平台的开发体验。后来,谷歌编辑团队甚至建议我们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上线。

一切似乎都进展顺利,直到我们开发流程后期的一天,我们的谷歌联系人通知我们,如果我们想要获得 Play Store 的推介,我们必须在发布一款手机应用之外再推出一款平板电脑应用。谷歌希望加强其平板电脑应用的整体质量,因此它只推介那些登陆手机和平板两大平台的应 用。

我们的整个产品开发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现在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推介和避免在安卓生态系统籍籍无名,我们就必须为平板电脑打造一种不同用户体验。这 就好比在一款跑车上市销售前告诉汽车制造商,如果想开设一间展厅,就必须同时发布一款皮卡。这感觉很荒唐,就我们所激赏的谷歌开发者关系来说,这大大出乎 意料之外。不过,这表明商业考虑可以扳动任何公司的手腕,即使那是对开发者最友好的谷歌。

我们决定顺从,尽管那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到最后,在我们联系人的一些非同寻常的帮助下,谷歌真的在上线当天推介了我们的应用。当然了,我们在苹果平台上线时提前联系媒体报道——并让谷歌听到消息——也对我们获得 Play Store 的推介起到了帮助作用。

我们发现,参加 GoogleI/O 大会对扩大我们跟谷歌的关系非常重要。在那里,我们参见了几场令人耳目一新的“逆向研讨会”,其中谷歌员工向我们询问开发安卓应用的体验。

牛仔提示之四:了解谷歌和苹果的战略目标,并对自己做出相应调整,即便你不认同那些目标。

游戏规则

我们的应用已经在 AppStore 和 Play Store 站稳脚跟,而我们的上线战略是其中的关键。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觉得应用的成功上线跟确定和解决技术障碍有很大的关系:苹果和谷歌的框架、指导方针以及次级商业利益。

但愿应用发现的美好日子很快来临,届时只让服务质量来决定其曝光量。也许 Product Hunt 将跨越鸿沟成为那样的工具,或者苹果的新 App Analytics 代表着该公司为开发者和用户提高透明度的承诺。

图片来源:FER GREGORY/SHUTTERSTOCK

翻译:王灿均(@何无鱼

A Developer’s Guide To The Wild West Of App Discovery

来源: TechCrunc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