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60巨头来袭,创业者玩智能路由还有什么策略?
当你看到小米、360、华为这些巨头公司纷纷布局智能路由的时候,不必奇怪,因为智能路由已然是个大生意,而现在要思考的是,在这个大生意中,是否还留有给创业者足够多的机会?
智能路由这个生意“大”在哪?
互联网干的事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连接”来满足用户需要。在 PC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主要体现在网页检索,网页之间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开始与线下服务相连;但这还远远不够,可以预见,互联网也将与人体机能 相连,于是有了智能穿戴;随着交通工具的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个人化,互联网也将与交通工具相连,于是有了智能汽车;互联网还将与线下实物相连,实现物联网 化。
当互联网在与线下实物相连的时候,最开始被连接、被智能化的那一部分实物,一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电用品。当智能家电的连接革命完成之后,才是 其它的智能物联。因为家电最常被使用,标准化相对其它也更强,人们对家庭生活的统一管理需求也较大,另外,家电企业也到了需要借助新的技术革命来焕发青春 的时候。
也就是说,在互联网载体的地壳运动下,PC、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被革命的,也是最具有市场意义的,是智能家电。
但互联网公司很难一个一个的去投身于制造智能家电,他们要解决的是各种家庭智能设备的“连接”。也因此,智能路由的需求和意义被市场推出。
几日前,我与小米路由器负责人 KK(KK 也是米聊的负责人)聊,他对智能路由的理解是:家庭数据中心、开放平台、家庭智能中心。
这三个概念怎么讲?家庭数据中心,相当于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服务器,随着一个家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数据存储需求也越来越 重要。也因此,一些智能路由里都会有一个较大的硬盘。这个使用场景是:你有很多的智能设备,你想把不同设备的照片、电影来共享到你的所有设备中,就可以远 程将某一个设备的照片、电影上传服务器,而其它的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再从这个服务器下载来达到跨终端的共享,这个服务器也是具有独立存储的私密性。
开放平台,是满足智能路由可扩展性的一种需要,以便应对未来的服务升级。比如,在智能路由的软件里,接入迅雷这样有下载资源的下载服务商,通过第三方的服务来丰富智能路由的家庭数据中心属性。
家庭智能中心,则是对智能家电的“开关”、“连接”管理。但目前,小米等更多的互联网巨头还只是对联网设备的家电进行“连接”。
总体来说,从目前智能路由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两个比较大的属性,一个是家庭单元的数据存储属性,是服务器概念,当然这一层除用户需求外,也有各 大互联网巨头基于彼此间“战争”的战略布局考虑,有了对家庭服务器这一层的市场规模和网络掌控,还担心什么 3Q 大战?还在意什么自己的 APP 被别人安全恐吓而强制卸掉?
另一个则是未来智能家庭生活的“连接”管理,是一个智能家庭的“总开关”。
可以说,大的互联网公司做这事,有人力、资源整合的能力。以小米为例,路由器团队 50 来人,除去测试,有 30 多人,测试团队的工作主要是去一些家庭场景测试信号干扰的程度,除此之外,硬件和软件团队的人员比例是3:1。KK 说,目前负责小米路由器硬件团队的,是曾在 非死book 负责服务器业务超过 5 年的人。而在资源方面,由于小米手机与供应商的关系已经产生了一定信赖,并可采取一些的资源交叉,因此硬件成本也相对同类竞争者要低。
那在这其中,创业公司还有没有机会呢?
我采访到的一个团队是海眸科技,其创始人王威杰的一些观点对我很有启发,也能给业界带来一些参考。
王威杰想切入的也是智能家庭“连接”这个领域,卖的也是硬件“盒子”加服务,但他把方向更加聚焦在“连接”上,而不去触碰云存储和路由。如果要去做云存储和路由,就会陷入与大公司直接对撞的泥潭,也不符合自身财务和成本的要求,很容易把自己给做死。
怎么个“连接”呢?王威杰的思维是,通过用户对手机客户端的操控,在 wifi 和 3G、4G 下,将指令传达给“盒子”,然后盒子再通过 wifi 或红外线,来遥控屋内的家电或家居用品。在这个场景下,用户对于家里各种设备,只需要一个遥控器,就是手机,并可以在上班的时候实现远程遥控。
王威杰认为,上述这种“连接”才是智能家庭领域,用户比较硬的、实时存在的需求,因此,创业者有机会把它抽出来单独做。而巨头互联网公司,只会把它作为整个智能路由的其中一个模块,此外,巨头互联网公司在对待这个模块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远程遥控影片下载这一个场景。
除影片下载外,还有没有其它场景?有的。比如,你在单位,要给家里的宠物喂食量;比如,躺在床上,各种厨电还在工作,灯也没关,但懒得从床上爬起来;比如,大夏天,你回家之前就想把空调提前半小时打开。
问题来了,如何实现?
目前的家电大多并不支持 wifi,但如果等到家电都支持 wifi 了,巨头也都进来了,创业公司的生存法则是一定要在巨头进来之前,就已发展壮大。因此,王威杰在“盒子”中采取了对红外线信号的支持,用红外线的解决方案来过度。
这实际上就是在“盒子”中嵌入一个类似于市场上“万能遥控器”的功能学习模块。通过“万能遥控器”来完成盒子与暂不支持 wifi 的家电指令传输。
创业公司如何造生态?
对于一个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来说,如果只是“一个盒子+服务”的打法,已经很难再与大公司匹敌。如何在一个纵线上垂直深入下去?如何围绕自己的方向和资源,快速形成网络和生态?是创业公司应该思考的。
王威杰的策略就是,围绕“盒子”这一平台来快速布局“卫星”产品。什么叫“卫星”产品?就是围绕“盒子”这一恒星的周边配套产品。这个思路在我采访的咕咚手环创始人申波那里也看到了类似的思路。
申波的做法是,把咕咚手环的元器件电路板开放出来,把这个东西免费开放给制造电子秤的厂商,电子秤的厂商拿咕咚的电路板,再加个外壳,就成了一 个智能的电子秤,而这个厂商每卖出去一个电子秤,就给咕咚多积累了一个用户的数据。而为什么是电子秤?因为咕咚主打健康细分,称体重的行为与健康有关。申 波把这种策略称为硬件开源。通过硬件开源来布局卫星产品的硬件生态,来积累数据,而当形成网络和生态后,互联网巨头就很难打倒你了。
王威杰的想法也类似,但做法不同。王威杰认为,在自身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标准化之前,其它厂商的客户很难愿意采用你的底层元器件模块。王威杰的做法是,找到几个比较重要的应用场景去布局“卫星”产品,来与“盒子”形成相互呼应的网络生态。
哪些是高频次场景,又利于创业公司操盘的卫星产品呢?比如开关、比如宠物喂养器。对于宠物喂养器,原理是,在用户手机 APP 操控下打开食槽,或定点打开食槽。有宠物的都市白领是个大族群,其商业前景不必累赘。
“不在身边,亦有关爱”,是王威杰为他切入智能家居“连接”领域所构造的发展路径和营销主线。目前王威杰的团队有 30 来人,出于成本考虑,有相当的人员来自校招,目前资金主要来自于王威杰个人的早期投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智能家居“连接”和大的智能路由的领域,王威杰规避与巨头公司竞争,垂直发展,纵向连横布局生态的想法,对业内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