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型网站技术架构》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这本书,囤积已久,最近终于有时间,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看这本书的原因,颇有一些功利性,说白了,就是冲着书名去的。大型网站架构一直心向往之,读完之后,收获也是颇多,值得向大家推荐。
曾经看到一本冯唐的零散文集,其中有篇文章印象颇深。他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写好一首诗。大唐盛世300年,诗人不计其数,但最终留下唐诗300首。这么个简单地问题,可以说上的上是让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前赴后继了。答案也很简单,先学,学到什么程度呢?从模仿开始,读遍前人之作,看遍前人所感,触类旁通,一步一个脚印。就好比攀爬终南山,不沿着前人的脚印,怎么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呢?
本书作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想这点在技术上也是想通的。不多看看NB的技术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会有能力做出与之媲美甚至是超越之的完美技术解决方案呢?
本书在思想上,除了这点启发之外,对架构的重视也值得一提。技术上得架构,类比于建筑业可以说是图纸设计,类比于广告业可以说是方案策划。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技术架构影响深远,而且由于应对的挑战随行业发展快速变化,因此必须足够灵活多变。这对架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正是本书吸引我的一点。
但是尽管书名看起来像是程序员专享,但作者仍然点出了,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优秀的体验才是关键,这点每个互联网从业者应该都会赞同,至少都在内心有所追求。
技术上而言,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套体系。两年前开始接触web开发,零零散散做了不少的事情,也逐步建立了一些自己的体系,但与本书参照了之后,收获仍是颇丰。无本之木不牢,因此技术体系很重要。从MVC的模型,到Restful API,再到web优化的准则。这些体系化的说明,使得我的技术层次更加清晰,也更加脱离闷头乱撞的状态了。不过说到优化,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看,对于一个编程基础不算太差,人也不笨的程序员来说,优化往往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找到优化点。计算机是一门科学,因此任何优化都应该是有理有据的,通过高效的工具和经验找到瓶颈再优化,比奢求瞎猫撞上死耗子,还是要靠谱一些的。而随着技术了解的深入,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承担一些模块的设计,这也被很多公司认为是区分初级工程师和熟练工程师的分水岭。这件事要我说,跟打德州扑克很相似:你必须对自己的底牌足够了解,才能打得出一手好牌。要设计后端存储,你就必须知道mysql的特性、优化点、系统可能的瓶颈、存储量、redis的应用场景、维护手段。如果这些你都不了解,那做什么设计呢?可以想象的场景就是,面向用户的产品成了你的练兵场,存储不知不觉挂了,你才知道mysql到底该怎么用。除此之外,程序员应该是很懒的一批人,个人认为,技术成长,应该越“懒”越好。为啥上线要手动上传文件到服务器?这个时代还应该存在人肉测试么?新人来了还是要花一天安装和熟悉环境?机器磁盘都要爆了,还要凌晨四点手动清理?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作为程序员,真的要让自动化再多一点。与此同时,很多人把产品的发布作为一个里程碑,但却对产品的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安全的代码依赖于对漏洞的清晰认知、良好的编程习惯、流程保证与漏洞监测机制。当不安全的代码上线的时候,你就是为自己埋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坑。。
除却这些技术上的启发和细节,本书在安利个人技术的成长上面,不吝笔墨。第一点应该是在最开始说的:阅尽好的东西,你才能写出接近甚至超越的代码。苹果的联合创始人沃兹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成为电脑专家的过程:对电脑的狂热让他把市面上所有的机型都拆了又装,装了又拆,从熟悉到自己重新设计,他从 copy,上升到了design。而第二点,则是不要沉迷于代码,甚至不要沉迷于架构。很多人国人沉迷于某项技术,因此会在不恰当的时候做出背离实际情况的坚持。熟悉web前端优化的同学都知道,CDN是个好东西,那些前端文件、静态资源,大可以通过CDN的方式来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CDN是标准程序。结合成本、实际问题,应该量体裁衣。有时候基本的静态资源服务器,就可以实现网站的需求,并不一定要“奢侈”的接入CDN。就连维基百科,都是多种方式相互结合,而并非完全依靠CDN这个“圣杯”。最后一点,则是说架构师,这个职业方向,承担的责任很多,做的事情也需要更多的思考。有人说架构师最需要代码能力,有人说架构师最需要设计能力,有人说最需要带领团队。但是我最认同一位技术公司首席架构师的说法:架构师说到底,需要具有非常强的problem- solving的能力。这突破了技术的限制,让你能够调动自己所有的脑细胞和能力,来解决你团队遇到的技术、产品、等等问题。
作为一名程序员,遇到这本书十分的开心,接触到很多很赞的技术细节,也见识了作者架构的功力。这也让我更加期待接下来要看的《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了。不过在那之前,真诚推荐这本《大型网站技术架构》。